年從蒙古掠奪幾百萬只羊,去滿足京城旗人的口腹之慾,東北需要蒙古人把精力和有限的草場用於綿羊的養殖上,為東北的對外貿易提供羊毛。
當然之所以選擇蒙古,除去蒙古人的放牧習慣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使用銀兩的習慣,沒有比習慣易貨的蒙古更適合充當東北工業產品的傾銷地,而且貨幣的半空白,同樣也使得他們能夠接受東北的紙幣,從而使得東北可以用自產工業品以及紙幣,換取可以換回外匯的羊毛。
甚至相比於經濟上的利益,至於戰略安全反倒被放在其次了。但唯一的問題就是,怎麼把手插到蒙古,如何讓蒙古人與東北站在一起,或者說,在其有駐蒙大臣的時候,把手伸進蒙古。
“鐵珊,在整個東北,沒有人比你更瞭解蒙古,那以你看來,現在,以我們的力量,能否在不採用武力的情況下,控制蒙古!嗯……”
就在唐浩然深思時,徐鐵珊的眉頭微微一皺,而後遲疑的說道。
“校長,於蒙人眼中,漢人奸詐非常,如督府意經略蒙古,非一時一日之功,於學生看來,如冒然插手,恐會操之過急,反倒適得其反,不過,既然晉商可與蒙古人作生意,那我們為什麼不行?”
話聲稍稍一頓,徐鐵珊看著校長再次說道。
“如果校長信任學生,學生可立下軍令狀,給學生三年時間,學生即可不費府中一槍一彈一兩一文,既可令蒙古歸心!”
(徐鐵珊,此人並非書友,之所以會寫到這個人物,是為了銘記歷史上另一個人——曾收復蒙古的徐樹錚將軍,只可恨天公無眼,令其為小人所害,每每思及當年徐將軍收復蒙古之功,便倍覺可惜,更覺可悲!)(未完待續。。)
第104章 商路(求月票)
瑟瑟的秋風吹黃了草地,曾青翠的在草原這會已經是一片枯黃,半人高的牧草這會已經被馬牛羊啃食只剩數寸長的草根。而草原上的地勢卻有些不同,不是那種一望無際的草原,而是那種巨大的緩坡,無法用雙目觀測到其盡頭。連綿的山坡讓人不得不跳下馬拉著韁繩前行,而拉著重車的挽馬也緊繃了四肢,一步步奮力向前挪動。
按隨隊的老把式的說法,這種地勢被在草原上,被蒙古人稱作壩。不知道從何處開始,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算結束。
“……什麼時候才能到地方?”
又一次,徐鐵珊拿起望遠鏡朝著遠方看去,試圖在望遠鏡中尋找蒙古包的蹤跡。
兩個月前,剛從蒙古回到東北的他,又一次踏入了這片土地,而與上一次沿著張恰商道的探險不同,這一次,他卻是擔負著開闢一條新商道責任。
“給學生三年時間,學生即可不費府中一槍一彈一兩一文,既可令蒙古歸心!”
兩個星期前,在總督府,在校長的辦公室中,徐鐵珊向校長立下了軍令狀。在外人看來,或許這盡是吹噓之詞,但徐鐵珊卻非常清楚,這不是沒有可能,晉商可以透過生意毀掉漢人於蒙人中的名聲,同樣,徐鐵珊也可以透過生意,把漢人的名聲拾起來。
“前輩,按我在圖書館中看到的資料,現在這個時候,正是晉商返鄉之時,這一年的生意,該買的都已經買個差不多了,咱們現在還去幹什麼?”
剛剛從北方商業學校的趙國林,有些不解的看著徐鐵珊。在他看來,這完全違背了幾百年來的商業原則。
“幾百年來,晉商都是春來秋回,只有庫倫、買賣城有坐商的商號,至於其它地方,再不見坐商。可這是晉商的規矩。別忘了咱們來這,就是為了從晉商碗裡扒口飯吃,要麼他們撐死,要麼咱們餓死!不想餓死,就得另闢蹊徑!只有這樣,才能把晉商餓死!”
喲,這人口氣可真大!
旁邊的車把式一聽,那心裡頭頓時想到一個詞兒“餓不死的晉商”,這天下還能有把晉商給餓死的?
瞧著領頭把式臉上的輕蔑之色。徐鐵珊自然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晉商餓不死,那是因為每年於蒙地收取的上千萬兩的年息,可他們還能再收幾年?
對於晉商於蒙地的盤剝,雖說徐鐵珊看不慣,可卻知那也是商人的本份,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佩服晉商用一把軟刀子。便把蒙古給“禍害”了,做到了千百年來中原王朝欲做而不得的事情。可佩服歸佩服,現實歸現實。
基於東北的利益,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晉商控制的蒙古,對於晉商來說,蒙古只是一個供皮子與羊肉的地方,但對東北而言。蒙古卻關係到未來的工業化,關係到東北能否獲得一個穩固的外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