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還是選擇大連?
幾乎沒有任何懸念,即便是稍有一些懸念,也可以透過停止採購的方式,令其陷入經濟困境之中,到時候,金錢的現實利益自然會驅使他們做出選擇。
想到後世列強國家屢試不爽的經濟控制,唐浩然的唇角微微一揚,現在相比於增加移民點百姓的收入,將綿羊投入到蒙古,似乎是更為恰當的選擇,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要犧牲東北百姓的利益。但至少眼下來說,相比於增加幾萬農戶的收入,用綿羊去籠絡蒙古王公貴族無疑是更符合國家利益的選擇。
當然這只是暫時的,明年、後年隨著試驗站綿羊繁育能力的增加,將來東北地區的百姓勢必可以得到更多的綿羊。
“明年能不能提供更多的種羊?”
轉過身來,唐浩然在反問之餘,又連忙解釋道。
“現在國內的呢料用量很大,雖說從草原上購進的羊毛可以生產低質毛料,但是這並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希望能夠進一步提供種羊的產量……”
唐浩然並沒有在的面前道出自己的想法,畢竟如橋立次郎這些人只是農業技術人員,而對蒙古的經略必須要由情報局去負責,至於農業技術人員,他們只需要根據府中的意思,為這一計劃提供充足的“彈藥”也就行了。
話聲微微一頓,唐浩然的又想到了關內,想到如何將同樣的手段施於關內,在將關內變為“經濟殖民地”的同時,加強對關內的經濟掌控,從而逐步掌握其經濟命脈。
經濟殖民地!
既然西洋各國,甚至歷史上的日本,都可以把中國視為原材料的供應地和商品傾銷之處,從而將其視為經濟殖民地,那為什麼東北不能這麼幹呢?
甚至相比於西洋人,東北還有屬於自己的便利條件——數十上百家分散在各省的貿易公司,能夠於第一時間為東北採購生產所需的工業原料,相比於西洋人,那些傳統的商人恐怕還是更願意同東北的商人合作。
非但如此,還可以採用一些其它的方式,就像後世發達國家將第三世界變成自己的種植園一般,透過對其銷路的控制達到控制其經濟的目的。如果一來,待到統一的時候,東北完全可以透過軍事經濟兩張牌,同時下手……(未完待續。。)
第103章 利益至上(求月票)
皮靴聲在空蕩蕩的走廊內迴盪著;顯得分外刺耳。皮靴的主人試圖走輕一點,可他卻無奈的發現,他越是如此,那靴聲似乎越加刺耳,這異樣的聲響只讓他的神情中流露出一絲窘迫之意。
“徐先生請不要這麼在意,你越注意,鞋聲就越響……”
引路的侍從官於似乎注意到徐鐵珊的異樣,便出言提醒著這位鼎鼎大名的探險家,這位同文學院畢業的富家子弟在東北可謂頗有名氣,原因非常簡單,在過去的一年半之中,他獨自從海參崴出發,騎著馬沿著西伯利亞鐵路進行了一場“跨國旅行”,他在烏蘭烏德轉向向南,周遊了整個蒙古,沿途記下了二十幾萬字的遊記,而這些遊記現在更是以連載的形式於《東亞日報》上刊載。
甚至有人宣稱徐鐵珊今年極有可能獲得總督府的表彰獲得榮譽紳銜,當然這只是外界的傳言,可在傳言的另一方面,卻顯示著整個社會對其行為的讚賞,當然對於軍隊來說,其繪製的地圖以及書寫的地誌,都是極為寶貴的第一手資料,若不然的話,軍隊也不會插手其遊記的發表,對其遊記進行了大量的刪改。
“我穿的是硬底靴……”
一如這個時代的旅行家一樣,徐鐵珊穿著英式的獵裝,腳上穿的是硬底靴,響聲自然大過侍從官腳上的軟底靴。直到進入辦公室之後,踩在軟木地板上,那靴聲總算才消失。就在徐鐵珊鬆下一口氣的時候。他便看到這間寬敞的辦公室盡頭。一個人從書桌後朝著自己走了過來,儘管牆影擋住了他的身影,但徐鐵珊還是認出了來者。
是校長!
見校長伸出手,徐鐵珊連忙急步走過去,在他正在鞠躬見禮時,校長的話聲便傳到了他的耳中。
“鐵珊,我的學生,我以你為榮。學校同樣以你為傲!”
首先伸出右手與徐鐵珊握手,同時又用左手輕拍著他的肩膀,親近之意盡顯其中,這是唐浩然的刻意為之,從而拉近雙方的距離,令對方相信自己真的以他為榮,真的對其欣賞有加。
“校長!”
感覺到校長的親近,讓徐鐵珊瞬間只覺得心中一暖,甚至就連那眼眶都是一熱。
“學生見過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