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1 / 4)

小說:帝國的朝陽 作者:噹噹噹當

成了良田,正是這種西部大馬車支撐著美國人的西部拓荒。與普通馬車相比,這種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大馬車確實有其驚人之處,其載重量最多可達六噸,美國人正是憑藉著它驚人的載重量,從大西洋走到太平洋。

而現在這二十一輛西部大馬車,卻滿載著上百噸從武昌運來的茶磚以及東北生產的棉布、鐵鍋以及其它各種生活消費品,進入這片草原,這是兩百五十年來,第一次有特許晉商之外的商隊進入這片草地。

而作為商隊,更準確的來說作為“中和貿易行”的經理,徐鐵珊深信自己一定能擊敗壟斷貿易的晉商,並不僅僅只是因為總督府的支援,實際上,總督府的支援無非就是一份特許狀,而這份赴蒙貿易的特許狀,與其說是總督府的特許,倒不如說是拿給晉商們看的,只是為了告訴他們,蒙古這地方,他們來定了。更多準確的來說,是為了避免晉商與駐蒙大臣互相勾結,假借“祖例”為名,沒收商隊的貨物,將商隊諸人全打入監牢。

有了這份特許狀,縱是駐蒙大臣於蒙古再是土皇帝,恐怕也只能三思而行,是照祖制辦理,繼續任由晉商壟斷蒙地貿易,還是閉上眼睛,只要能夠在蒙古展開貿易,實際上,給予駐蒙大臣的選擇並不多,更何況,早在乾隆那會,因官府放鬆控制,這蒙地的商號便不僅只有晉商,京商以及直隸商號不也進入蒙古了嗎?現在不過只是多了個東北罷了。

徐鐵珊就相信東北的貿易行能夠擊敗晉商,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為成本。貨物的成本更低。畢竟東北的商行不需要考慮賄賂官府的成本,同樣不需要支付沉重的厘金,再加上運輸成本的低廉,從而使得商行的成本遠低於晉商,而且,將來。甚至還可能會把鐵路修進蒙古!這一切,並不是沒有可能!

時近傍晚,當天氣越發陰沉,一副似在降下雨雪模樣,正當一路長途跋涉的商隊車伕夥計們無不是為這天氣憂心忡忡的時候,一大群羊,憑空出現在他們正前方的草原上。

羊群,那是真正的羊群,足足有上萬頭。甚至十數萬頭,似白雲般的從枯黃的草地上“飄過”。這些來自東北的商販們無不是驚呆了,他們從未見過如此龐大的羊群,即便是在距離東北最近的科爾沁草原上,也沒見過這麼大的羊群。

有羊的地方肯定有牧人,如此大的一群羊,則意味著正像東家說的那樣,這裡是牧民的渡冬之地。儘管滿清透過劃定旗地的方式,使得蒙古人不能像他們的祖先一樣逐水草而生。但在札薩克王府一帶,每到冬天的時候,都會內旗的牧民依附過來,只有那些牧奴才會呆在荒涼的草原上,孤零零的躲過一個又一個寒冬!

可沒等這些夥計們從驚訝中緩過神來,就看到三名身穿灰色棉袍的牧羊人騎著馬飛速馳近。而領頭的那個甚至穿著旗丁的號衣、號帽,顯然是位旗中的小頭領。三騎兩前一後,彼此保持著數十步左右的距離,他們在距離商隊二十步左右帶住了矮小的蒙古馬。

“遠方而來的客人,是什麼風把你們吹到了和次貝子的帳前!”

領頭的達日阿提高了聲音。用生硬的漢語問道。

儘管早在順治年間,為“感謝”蒙古為滿人奪取中原立下的汗馬功勞,下旨於草原上為的蒙古王公修建了一座座王府起,這蒙古人便結束了逐水草而生的遊牧生涯,可近千年的習慣使得旗丁依然用“帳”來形容貝勒爺的王府。

達日阿瞧著那些從未見過的馬車,再瞧著這馬車上的夥計、頭領的打扮,心裡暗自嘀咕著,這些人與往年來的商販顯然有些不同。

“這位兄臺請了,在下是瀋陽徐中和貿易行東家徐鐵珊,此次來到貝勒爺帳前,就是為了同貝勒爺以及車臣汗旗下百姓從此相與下去……”

雖說未曾於蒙古做過生意,可徐鐵珊卻深知如何同蒙古人打交道,在說話時候,他已經勒馬向前,隻手送上一塊茶磚作見面禮。

“還請兄臺代為傳稟一聲!”

一塊一斤重的普通茶磚,在武昌甚至不值一分銀子,即便是加上運費,運到東北,也就一角銀元,可在這草原上卻值一兩多銀子,縱是最貧苦的蒙古人,日常生活也離不開茶磚,或許他們可以不穿新衣,但這茶葉就如同鐵鍋一般,都是其生活之必須。在草原上茶磚都是最為貴重的厚禮。

內地商人磅出的這份厚禮著實讓達日阿態度頓時一變,拿人手短的他,連忙告個罪,往王府的方向策馬而去。

在達日阿被領進府中的時候,貝勒爺正在侍女的服侍下抽著大煙,大煙這玩意,於草原上,也就是像貝勒爺這樣的貴人才能抽得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