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哪處。
更是驚得心顫。
“倭夷火炮,居然如此犀利!”
梅東益站在那段榴散彈犁割的血肉屍堆,看在千瘡百孔的屍體,兩邊垛牆上密密麻麻的鑲嵌著的變形金屬彈丸,不禁變色。
“這就是榴散彈,在頭頂上空爆炸,裡面全是彈丸,據說剛剛問世沒有幾年,讓人防不勝防。”
聶士成說得滿嘴苦澀,在鴨綠江時他聽到平壤退下來的清軍說這事兒,還是半信半疑,以為不過是他們為了逃避罪責,故意的誇大其詞。
然而在虎山,他的炮營和倭夷炮兵進行了一次對射,結果被這種炸彈轟得幾乎全軍覆沒。
“那炸斷這尊火炮是什麼炮彈?”
唐仁廉一臉的好奇。
“這個不是榴散彈,是高爆彈,就是咱們北洋局生產的專供艦上西洋火炮使用的開花彈;”
作為大連灣的親證者,連順當然知道這種炮彈的恐怖:“不過咱們的十九都不敢用,製作的太粗劣,炮兵們怕炸膛,或者卡死在炮口。”
看到城牆上的狼藉,還有後面關城一間間被轟塌的房屋,再也沒有一個將領敢說大清的老古董炮如何的牛比了。
北翼城。
何長纓,徐邦道,賈起勝,夏青雲,李經方一群人站在北城。
遠望對面的日軍陣地。
見識到日軍火炮的犀利,關外三城的眾將領,終於都坐不住了,集中到北翼城來商討策略。
這只是三門火炮,假如十八門齊放,那可真是天崩地陷!
如何抵擋?
“因為凍土,紅衣大炮的鉛丸爆裂,比於現代火炮打出的實心穿甲彈的爆裂殺傷,要大得多;比如就比咱們西洋火炮的鐵質實心彈,殺傷範圍要大很多。”
何長纓冷聲說道:“可惜日軍除了火炮對決,根本就不會使用這種穿甲彈,而且現在他們要塞炮火炮間的對決,也不會使用穿甲彈,而是用這種高爆力的高爆彈。”
這時候的日軍,還沒有生產火炮的能力,所有的火炮均是採買自西洋諸國,整個陸軍大約有240門火炮。
一個師團的標配是一個炮兵聯隊,裝備26門火炮。
除了這個第一重炮聯隊的27門新型鋼體大炮,其餘的都是老舊的克虜伯青銅體鋼膛套炮。
何長纓曾經看過一個文獻,在整個甲午戰爭中,日軍平均每個士兵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