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先生一字一頓地說:“我當時也在布林頓化工廠當工人。是你從我的身上踏過去的!你長得比我高大,你說的那句話,我永遠都忘不了!”

盲人站了好長時間,突然一把抓住威爾遜先生,爆發出一陣大笑:“這就是命運啊!不公平的命運!你在裡面,現在出人頭地了,我跑了出來,卻成了一個沒有用的瞎子!”

威爾遜先生用力推開盲人的手,舉起了手中一根精緻的棕櫚手杖,平靜地說:“你知道嗎?我也是一個瞎子。”

威爾遜先生和故事中的盲人,便是同一挫折的不同結果。誠然,威爾遜的成功和不懈的努力密不可分,然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卻在於他面對挫折的心態。是什麼原因讓他在遭受打擊後能再次站起來呢?假如威爾遜沒有一種樂觀的心態,那麼當雙目失明的時候,任何夢想都會隨之破滅。“我看不見光明,看不見色彩,更看不見成功。”按照這種思維邏輯,他很可能就此安守本分,做一個普通的盲人,在自憐和貧寒中度過一生。然而威爾遜的想法卻是:雖然我看不見,但我還能聽,還能觸控,除了視覺我什麼都沒失去。上帝讓我失去光明,是為了告訴我,我曾經做的努力還不夠,而且被太多表面的現象所迷惑,我現在要做的是,用心去感受這個世界,這樣我會變得更強大,這既是成功路上的一次考驗,也是一次契機。

樂觀的人遇到挫折,總會把它變為一種轉折。而樂觀並不等於不切實際的幻想,也不意味著否認問題的存在,或逃避直面痛苦的責任。它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面對挑戰的態度。樂觀可以使我們看到:未來是有希望的,也是可以去爭取的,它促使我們說“我能”,而不是“我不能”。它讓我們看到一隻半滿的杯子,而不是半空的杯子。

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認為,對自己和世界的樂觀看法,就像一副堅固的盔甲,他能保護我們不被抑鬱、自卑、失望和挫折所壓倒。樂觀者的心胸是開闊的,白天能照進陽光,夜晚能仰望星空;而悲觀者則相反,哪怕只是一塊窗簾擋住了光明,他們也會認為世界一片漆黑。正如海倫·凱勒所說:“沒有一個悲觀的人發現過星星的秘密,尋找過一個從未在地圖上出現的大陸,或者向人類開啟一扇新的通往天堂的大門。”而發明電話機的貝爾曾說:“當一扇門關上的時候,另一扇門就會開啟,可是我們常常如此長久地、懷著懊惱和悔恨盯著那扇關上的門,以至於看不見那扇正在向我們敞開的門。”

當上帝關上門的時候,一定在某個地方開啟了一扇窗。上帝關上這扇門,是警示你選擇的道路和方法錯了;為你開啟一扇窗,是為你展現新的願景和出路。

※虹※橋※書※吧※。

第4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塞翁失馬”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至今仍然為人津津樂道。我們提到這個故事的目的,不是讓大家再次感受塞翁人生的大起大落,也並非藉此說明“人生本無常,禍福全由天”,我們只是想要你轉換思維,思考一下:假如你是塞翁,你會怎麼做?

塞翁第一次遭遇不幸,是失去了一匹馬。我們細想一下,當時一匹馬何其珍貴,一個農夫失去一匹馬,就等於如今的上班族被炒魷魚,因為馬是他賴以生存的資本。於是,鄰居大呼小叫:“哎呀,你的運氣太差了,以後該怎麼辦啊?”塞翁怎麼回答呢?他只說了一句話:“是禍還是福,有誰知道呢?”

果不其然,塞翁丟失的馬不僅失而復得,還帶來了另一匹馬。這時鄰居又說:“哇,你的運氣真好!”然而塞翁還是那句話:“是禍還是福,有誰知道呢?”

後來,塞翁的兒子騎馬,摔斷了腿,這看似禍害,然而卻讓他逃過了兵役,保住了性命。

當你讀完這個故事的時候,是不是感覺那個變化無常的鄰居似曾相識呢?或許他正好是你的寫照。我們大多數人都很像這個鄰居,總是急於判斷一件事到底是好還是壞。“啊,天哪,這下可糟了。”在遭受損失和困難時,我們常常這樣想,於是我們迫不及待地想採取措施,試圖挽救局面。然而,在緊張、焦慮的情況下解決問題,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想必很多人的童年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當你打碎一個花瓶時,不知該如何向父母解釋。有的小孩期望找一些看上去合理的理由,向大人證明花瓶的破碎和自己無關,但幾乎都以失敗告終。為什麼呢?這並不是因為大人比小孩更聰明,而是因為在被焦慮、急躁困擾的時候,人的思維如同一潭死水。而只有具有像塞翁這樣處變不驚的心態,才能幫助我們走出失敗的迷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