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繁榮程度,不及英國,目前世紀中葉以來,該國勞動的貨幣價格,隨穀物的平均貨幣價格,日漸低落。在前世紀乃至本世紀中,法國普通勞動一日的工資,幾乎始終如一地等於小麥一塞蒂埃的平均價格的二十分之一,一塞蒂埃約為四溫切斯特衡蒲式耳。前面說過,不列顛勞動的實際報酬,換言之,付給勞動者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實際量,在本世紀中,已著著增加。其貨物價格的上升,似乎不是由於歐洲一般市場上銀價的跌落,而是由於不列顛有特殊的好景況,使該國特殊市場上勞動的實際價格上升。
在美洲發現以後,在一段時期中,白銀在歐洲市場上,依舊是以原來的價格或不大低於原來的價格出賣。因而,這一期間的礦業列潤,非常可觀,大大超過自然水平。但此後不久,以銀輸入歐洲的人,漸漸發覺了,輸入額不能全部以這高價售出。銀所能交換的貨物量,逐漸減少。銀的價格,逐漸落至自然價格的限度。換言之,銀的價格,僅夠按照自然率支付其上市所須支給的勞動工資、資本利潤及土地地租了。前面說過,秘魯大部分銀礦都須付西班牙國王所課等於總產額十分之一的賦稅。於是,使土地的地租,全無著落。這種賦稅,最初為總產額之半,不久即減低至三分之一,接著又減至五分之一,最後為十分之一,一直繼續到現在,在秘魯大部分銀礦中,這似乎就是償卻開礦家資本及支付其普通利潤後所剩下的全部了。開礦家的利潤,曾有一度非常高,但現今卻低落到僅足使他繼續開採了。這事實,是一般所承認的。
西班牙國王對於秘魯銀礦所課的礦稅,在 1504年,減為等於登記的銀的五分之一。該年即1545年波託西銀礦發現之前四十一年。在九十年中,即在1636年以前,這些對西班牙國王納稅的美洲最豐饒礦山,有足夠時間,充分發揮影響,使歐洲市場上的銀價,降低到無可再低的限度。九十年是一個足夠長的時間,使任何非獨佔商品的價格,都要降落到其自然價格,或者說,降落到在它繼續繳納特種賦稅的場合下仍能長期間繼續出售的最低價格。
歐洲市場上的銀價,本有可能進一步跌落,使得稅率,也許不但必須減低至十分之一,象1736年那樣,而且還必須象金稅一樣,減低至二十分之一,甚至使得現今尚繼續開採的大部分美洲礦山,有停止開採之必要。這些情況之所以沒有發生,是由於銀的需求亦在逐漸增加,美洲銀礦出產物的市場亦在逐漸擴大,不僅維持住了歐洲市場上的銀價,而且還把銀價抬高到稍稍超過前世紀中葉的水平。
自美洲發現以來,一直到現今,其銀礦出產物的市場,都在逐漸擴大。
第一,歐洲市場已逐漸擴大。美洲發現後,歐洲大部分都有很大進步。英格蘭,荷蘭,法蘭西,德意志,瑞典,丹麥,甚至俄羅斯,都在農業及製造業上著著向前發展。義大利似乎也不曾退步。它的沒落,是在秘魯被征服以前,此後,則漸有起色。西班牙及葡萄牙,據說是退步了。可是,葡萄牙只佔歐洲的極小一部分;西班牙的衰退,亦沒有達到一般想象的程度。在十六世紀初葉,西班牙即與法國比較,也是一個極貧窮的國家。法國從那時以來已有很大改進。所以,常常巡遊這兩國的查現五世,曾有這樣有名的評語:在法國一切物資都是豐富的,但在西班牙一切物資都是缺乏的。歐洲農業和製造業的生產額既然增大了,其流通所需的銀幣量自須逐漸增加;富翁的人數,既然加多了,銀製器皿和銀製飾物的數量,也必須逐漸增加。
第二,美洲本地,是它的銀礦產物的新市場。這地方農業、工業及人口的進步,比歐洲最繁榮國家也快得多,因此對銀的需求的增加也自然快得多。英領殖民地,完全是一個新市場。那裡,以前一向對銀沒有需求,規則一部分因為鑄幣,一部分因打製器皿,而不斷增大銀的需求了。大部分西班牙領和葡萄牙領殖民地,也全為新市場。新格倫納達、尤卡登、巴拉圭、巴西等地,在未被歐洲人發現以前,其居民純為不知工藝不知農業的野蠻民族。可是,他們到現在,大部分都有了相當的工藝與農業了。墨西哥與秘魯兩國,雖不能全然視為新市場,但確是比過去擴大了的市場。記述這兩國古代壯麗狀態的奇異故事,不論如何掩飾誇張,凡讀它們的發現史及征服史的人,只要具有沉著的眼光,就會看出,當時居民在農工商業上比今日烏克蘭的韃靼人更為無知。即兩國中比較進步的秘魯人,也只知道以金銀作裝飾品,而不知鑄金銀為貨幣。他們的商業,完全以物物交換的方式進行,所以,幾乎沒有分工這回事。耕作土地的人,同時不得不建築自己的住宅,製造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