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小說:小命運 作者:愛之冰點

記者:是什麼原因,導致你寫這樣一篇小說,和現在主流青春小說有點格格不入,主題挺深奧,甚至挺晦澀的。

Pluto:我已多年不看青春小說,更不知道什麼是“主流青春小說”。當然我也不是“非主流”,因為在我的觀念裡,“非主流”比“主流”更媚俗。我閱讀的大多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之前的作家的作品,對他們所描寫的人的生活充滿好奇。《小命運》的雛形是一篇完成於零七年八月的名為《藍之禱》的短篇小說,此次一併收錄。相較於《藍之禱》,《小命運》中加入了大量我所熱愛的元素,比如葉芝的詩歌、九十年代的校園民謠、《聖經》,還有上一輩的恩怨……我沒有受洗,所以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教徒,可是我一直相信上帝是存在的,在《小命運》中大量引用《聖經》也可以說明這點。

記者:我在封底上看到一段文案:Pluto用了13個月的時間,痛哭18次,絕望27次、失眠59次,糾結142次,抓狂348次……這是真的嗎?

Pluto:這些情緒的確都有過,但是為了能寫出一本問心無愧的小說,我甘之如飴。

記者:你自己對《小命運》滿意嗎?有沒有遺憾的地方。

Pluto:曾經有人告訴過我,每個導演都不希望重複自己,作者也是如此。有人甚至甘願為此冒險涉獵自己未曾接觸的領域。事實上《小命運》中的很多內容已經超出了我的生活閱歷,寫起來有些艱難。可是由於我太喜歡這個題材了,所以在寫作的過程中用盡全力架構,如今看來是問心無愧的。

記者:有新的創作計劃嗎?

Pluto:沒有,現在全部精力都放在學習上,準備即將來臨的高考。

序幕 致徊年

有時在醒著的時候,但更經常是在睡著的時候,我有片刻的幻覺,一種與做夢非常不同的狀態,其實這些意象令自己獲得一種類似獨立生命的東西,變成一種神秘語言的一部分;這種語言似乎永遠會給我帶來某種神奇的啟示。

——威廉·巴特勒·葉芝

許多年之後,當我重新面對夏城的暗夜,依舊以為自己是那個孤獨少年。然而待這黎明前的黑夜沉入窗外遠方輪廓模糊的深褐色山岡,陽光普照大地之際,我便要身著黑袍,面容肅穆地站在夏城最大的教堂之中,面對座無虛席的廳堂,雙目注視著每週為了這一次聚會不辭辛苦地紛紛趕來的教徒們,進行自己有生以來的第一次佈道。

在神學院進修的這些年,時間已被我在不知不覺中用一把看不見的小刀分割得大小不等。我將大塊的時間用來學習神學,閱讀《聖經》並熟練背誦其中某些篇章,同時試圖透過日益頻繁的自省使自己的靈魂得以淨化,令前塵如煙般從內心消散。我日日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翻開《聖經》那薄脆的紙張,夜晚坐在窗前,面對傾城的月華,將當日所發生的事情記錄在一本陳舊的日記本上——這是我在很早之前就養成的習慣,多年來,一直難以改變。

日子單調得像生了鏽的弦,無法彈奏出華彩的樂章,也無法抑制一個即將由少年走向青年的男孩因精神世界的逐漸強大而延伸出的諸多繁雜情緒。只有午夜,當我間或從平靜的睡夢中醒來,在清醒與夢寐的交界處,靈魂才會掙脫肉體的枷鎖,以夢為馬,馳騁於一片廣袤無邊的草原。我的靈魂飛快地向著永遠也看不到盡頭的綠色而去,最終消失在清晨,消失在一片清冷寂靜的晨光之中。

是誰曾說,在現實中將自己隱藏得越深,在夢裡就會將內心暴露得越徹底。我總是一遍遍地在夢裡重溫我們初時的片段。那是一個連天空都顯得疲倦的下午,雨水粗暴地衝刷著地面,當大家都聚在教堂默禱時你突然走進來,全身溼透,就像是我們因無法抗拒宿命而落下的無助淚水,全部滴落在你的身上。

而夢境往往都會以你的離去而匆忙結束——

你坐在床邊,頭微微仰起,望著窗外逐漸泛白的天空,大半張臉沉湎於黑暗。我把頭枕在你的腿上,在黑暗中沉默地望著你,幸福猶如夏日晚風般徐徐而過,心靈深處所有關乎溫暖與甜蜜的細胞都開始了一支靜默的舞。誠然,這是我的幸福,是你無法體察與知曉的幸福。你呆呆地望著天空,又望著我,說,天亮了,我也該走了。

我則抓住你的右手,囁嚅而又哽咽著說,徊年,你可否帶我一起……

聽到這話,你很輕很輕地笑,接著緩緩地搖搖頭,在我額上輕輕地一吻,之後推開門,熹微的晨光撲面而來,你的背影起了一層毛茸茸的光暈,我大聲喚你的名字,而你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