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往往發生在成功的瞬間。”
我們在工作的實踐中,每個大的失敗,其前面也往往會有一個幾乎同樣大小的成功。而無數的事實也不斷地證明:成功很容易讓人失去理智,並因此種下了危機的種子。
日本八佰伴公司的負責人和田一夫,在半個世紀中將一家鄉下蔬菜店,建設成為在世界各地擁有400家百貨店和超市、年銷售額突破5000億日元的國際流通集團,旗下多家公司的股票在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馬來西亞上市,引起全世界的關注,被稱為“世界的和田”。就是這樣的一位人物也同樣經受過令人徹骨的失敗經歷。
1990年,和田一夫將八佰伴集團總部移到中國香港,後又移到上海。隨著企業的高速發展,和田一夫也開始盲目地驕傲和自信起來,不斷地盲目擴張。隨之而來的就是危機的悄然到來。1997年,八佰伴集團的核心公司——日本八佰伴公司——出現經營危機,負債1600億日元,公司不得不宣佈破產。和田一夫也因此一貧如洗,不得不租屋而居。
後來,年過70的和田一夫設立了一家經營顧問公司,他談得最深的一個教訓就是:“我在經營企業最困難時,往往會做各種各樣的努力去克服困難,但在事業成功時卻會驕傲自滿,造成判斷失誤。因此看來,事業取得最大成功時風險也最大:失敗是人生財富,成功是最大危機。”
現實中,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過於盲目自信而栽了跟頭的人更是比比皆是。這些人也都無一例外地認為——“沒有問題!”所以,才有思想家說出了“人人都想真理站到自己這邊來,就是不想自己站到真理那邊去。”
經過煉獄,才能走向天堂
“只有來自底層的人,才能把信念傳到精神的頂峰。只有經過煉獄才能打通走向天堂的道路。”這是羅曼·羅蘭的一句名言。
天堂象徵著美好,而煉獄則意味著磨難。將其放之於現代的職場中,有人如此總結:一個人內在的潛能,在逆境中才會得到最大的激發;一個人向上的能力,往往也在與各種侮辱、痛苦的搏鬥的過程中壯大的。
的確如此。有過類似經歷的成功者也大有人在。
物理學家巴克拉就是其中的一個。在上中學時,巴克拉就對科學實驗感興趣。透過別人的介紹,他被允許到一個實驗室觀察和研究,工作人員都很喜歡他。曾經有一個暑假,他幾乎天天都在那裡度過。他暗自下定決心,將來要當個出色的物理學家或化學家。
然而,就在暑假結束的前一天,巴克拉遇到投資該實驗室的工廠老闆的長孫。這傢伙不但不讓他到這裡來,還給了他重重的一記耳光。最令人氣憤的是,那些平時對他很好的工作人員,也都換了一副面孔,不但不替他主持公道,居然還要求巴克拉的父親去向老闆的孫子道歉!
巴克拉為此氣得生了一場大病。父母安慰他:“人家仗勢欺人確實不對,但你不要因此而喪失了信心。你有超人的理化才能,世界那麼大,相信你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出成績來!”父母的話給了巴克拉極大的激勵。他暗自下定決心,要做出巨大的成就來洗刷這一奇恥大辱。
很快,巴克拉25歲時便出任英國科學院教授。沒有想到的是,當年侮辱過他的那位工廠主的孫子,竟然成了他的學生。巴克拉並沒有和他計較,但對方卻心存羞愧,只聽了一堂課,就轉學走了。
28歲時,巴克拉發現了每種元素都發射一種X射線的特徵光譜。為此,他獲得了19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巴克拉的成功,證實了一個很樸素的道理:生氣不如爭氣。
巴克拉的成功,還證明了一個成功學的道理:“每個障礙都激發堅定的決心,盯住恆星的人不會改變主意。”
事實上,許多成功者在沒有成功前,也都遭遇到歧視、侮辱和不公對待。即使自己是多麼傷心、多麼憤怒,他們也都明白最好的做法就是自強自立,以實際行動來證實自己不可輕視。
所以說,如其害怕困難,不如將之視為我們成功路的一點磨難,那麼,我們所遭遇的問題和困難,就會成為真正地轉化為我們成長的契機。
。。
把問題轉化成機遇(1)
前文已經指出了:困難往往被看成阻礙任務完成的最大絆腳石,人們總是想方設法逃避它。但那些優秀的員工卻有不同的答案:問題和困難意味著機遇。這是所有優秀員工的最基本的觀念。
既然問題和困難是一個很好的成長契機,那麼在工作中,每當優秀的員工在面對問題和困難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