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4)

職他比楊廷麟大得多,但是他一向對楊廷麟懷著敬意,認為他有見識,有膽量,有骨頭,有真學問。“他有什麼重要話要跟我談呢?”盧象升在心中盤算,“莫不是有可以助我一臂之力的地方?”沉吟一陣,他吩咐顧顯說:

“你去回稟楊老爺,就說我稍事休息就要去安定門同楊閣老、高監軍議事。清他在府卜等候,我回來時一定前去領教。”

※ ※ ※

盧象升在北京的公館裡並沒有親人。他的夫人和如夫人都在五月問帶著孩子們和一部分僕婢回宜興奔喪去了。因此,盧象升從朝中回來,謝絕了賓客,躲在書房裡倒也清靜。隨便吃一點飯,他本想稍睡一陣,但想著和戰問題,十分苦悶,沒法人睡。假寐片刻,他就猛然坐起,呼喚僕人顧顯來幫他穿戴齊備,動身往安定門去。剛走到大門口,一個人不顧門官攔阻,從門房搶步出來,向他施禮說:

“老公祖①,東照特來叩謁,望賜一談!”

①老公祖——在明代,知府、巡撫和總督都可以被尊稱為老公祖。

盧象升定睛一看,又驚又喜,上前一把拉住客人袍袖,說道:

“啊呀,姚先生從何而來?真想不到!”

“東照因事來京,適遇東虜人犯,本擬星夜返里,因聞老公祖來京勤王,故留京恭候叩謁。”

“好,好。請到裡邊敘活。”

這位來訪的姚東照表字墩初,年在六十上下,身材魁梧,精力健旺,胸前垂著斑白長鬚,眉闊額廣,雙目有紫稜,開闔閃閃如電,他是鉅鹿縣的一個窮秀才,為人慷慨好義,頗重氣節,在鄉里很有威望。崇禎二年秋天,清兵人犯京畿,直薄朝陽門外,盧象升當時任大名知府,拔刀砍案大呼:“大丈夫豈能坐視胡馬縱橫!”遂募鄉勇萬人,星夜勤工。路過鉅鹿,姚東照也率領了一千多子弟參加,很受象升嘉獎,從此他們就成了熟人。象升在大名做了幾年知府,後來升任大名兵備道,管轄大名、廣平和順德三府,幾次想要東照做官,都被拒絕,因而對東照更加敬重,後來他離開大名,有幾年不通音訊,但聽說在一次清兵深入畿輔的時候,姚東照率領鄉里子弟與敵周旋,有一個兒子戰死,現在這老頭突然來訪,盧象升又覺詫異,又覺欣喜,所以縱然有要事在身也願意同故人一談。到客廳中坐下以後,略作寒暄,姚東照開門見山他說:

“老公祖,你馬上要去安定門商議大計,而且軍務住惚,非暇可比。東照本不應前來多讀,但國家事糜爛至此,南宋之禍迫在眉睫,東照實不能不來一見大人。大人今去會議。可知朝廷準備暗向滿韃子輸銀求和之事麼?”

“求和之事已有所聞,輸銀之事尚不知道。”

“聽說朝廷願每年給東虜白銀六十萬兩,並割棄遼東大片國土,以求朝夕之安,此不是步宋室之覆轍麼?”

盧象升猛然跳起,兩手按著桌於,鬍鬚戰抖,兩眼瞪著客人問:“這話可真?”

“都下有此傳聞,據說可信。”

“虜方同意了麼?”

“虜方只因周元忠是一賣卜盲人,不肯答應,必得朝廷派大臣前去議和,方肯允諾。目今倘不一戰卻敵,張我國威,恐怕訂城下之盟,割土地,輸歲市,接踵而至。老大人今日身系國家安危,萬望在會議時痛陳利害,使一二權臣、貴璫①不敢再提和議。然後鼓舞三軍,與虜決一死戰,予以重創,使逆虜知我尚有人在,不敢再存蠶食鯨吞之心。如此則朝廷幸甚,百姓幸甚,老公祖亦不朽矣!”

①璫——本是漢代閹宦帽子上的裝飾物,後來就作為太監的代稱。此處權臣指楊嗣昌,貴制指高起潛。

“先生不用多言,學生早已籌之熟矣。有象升在,必不使大明為南宋之續!”

李自成 第一部分(13)

“東照就知道大人是當今的嶽少保,得此一言,更覺安心,就此告辭了。”

盧象升又一把拉住客人,說:“暾初先生!目前正國家用人之際,學生有一言相懇,未知可否惠允?”

“老公祖有何賜教?”

“請臺端屈駕至昌平軍中,幫學生贊畫①軍務,俾得朝夕請教。叨在相知,敢以相請,肯俯允麼?”

①贊畫——是明代督、撫幕中的一種文職官員,取贊襄謀劃之意。具體職責和品級無定製。

“東照久蒙恩顧,豈敢不聽驅策。但以目前情形看來,虜騎恐將長驅深入,畿南危在旦夕,故東照已決定叩謁大人之後即便出京,星夜返里。倘果然不出所料,虜騎深入畿南,東照誓率鄉里子弟與敵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