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過蒙厚愛,只好報於異日,還懇老公祖見諒為幸。”
“好!既然如此,學生不敢強留。明日動身麼?”
“不,馬上動身,今夜還可以趕到長辛店。”
盧象升想著姚東照是一位窮秀才,川資可能不寬裕,便叫顧顯取出來十兩銀子,送給東照。但這位老頭子堅決不受。象升深知他秉性耿介,不好勉強,便叫顧顯取來他常佩在身上的寶刀,捧到老人面前,說:
“先生此番回裡,號召畿南子弟執干戈以衛桑梓,學生特贈所佩寶刀一柄,以壯行色。”
姚東照並不推辭,雙手接住寶刀,慷慨地大聲說:“多謝大人!倘若虜騎南下,東照誓用胡虜鮮血洗此寶刀,萬一不勝,亦以此刀自裁!”
象升嘆息說:“也許我們還會相見的。”
把姚東照送走以後,盧象升就帶著隨從騎馬往安定門去,在路上,他一方面為姚東照的這次見訪和慷慨還鄉所感動,一方面心頭上總是擺脫不掉一種不好的預感:姚東照把他比做嶽少保,他平日也常以嶽少保自期,可是嶽少保飲恨而死,並未能挽既倒之狂瀾!他抬眼望天,雖然天空只有淡淡浮雲,但是他覺得似有無邊愁雲籠罩著北京上空,日色也昏昏無光。他還看見,凡他經過的大街上,街兩旁計程車民都肅靜地用眼睛望他,有的眼睛裡充滿憂愁,有的卻流露著對他的信任和希望,這些眼神和平日多麼不同!
參加安定門會議的除盧象升、楊嗣昌、高起潛之外,還有兩位兵部侍郎,一位勳臣,崇禎的親信大監、提督東廠的曹化淳,以及率領京營的幾員大將。平日楊嗣昌見了王德化或曹化淳,總是自居下位,讓太監坐首席。盧象升一向瞧不起這班太監,認為自己是朝廷大臣,不應該巴結他們,有失士大夫氣節,所以他略作謙讓就拉著楊嗣昌坐在上席。高起潛等心中很不高興,但也無可奈何,象升首先發言,堅決主戰,說得慷慨激昂,但在座諸人卻相顧默然,盧象升大為生氣,厲聲問:
“敵人兵臨城下,諸公尚如此遊移,難道就眼看著虜騎縱橫,如人無人之境不成?”
分明是被他的正氣所懾服,楊嗣昌和高起潛都沒生氣,勸他不要操之過急,對作戰方略需要慢慢詳議。他們絲毫不說他們不主張同清兵作戰,但又不肯提出任何積極意見。倒是曹化淳因不滿高起潛近兩三年爬得太快,如今做了天下勤王兵馬總監軍,淡淡他說了句:
“畢竟盧老先生說的是正論。”
會議開到半夜,沒有結果,當時是否對清兵作戰問題,有一定的複雜性,不可能在一次會議上解決,盧象升只強調一部分勤王兵計程車氣可用,而楊嗣昌和高起潛等卻明白軍隊普遍計程車氣不振和將領畏敵怯戰,盧象升所說的號召京畿百姓從軍而責令京師官紳大戶出餉,根本辦不到,籌餉會遭到官紳大戶的強烈反對,沒有餉便不能召募新兵。何況臨時召募的新兵也將經不起清兵一擊。所以會議進行到半夜不得結果,徒然增加了盧象升心中的苦惱和憂悶。
從東郊傳過隆隆炮聲,聲聲震撼著盧象升的心,使他如坐針氈,很想立刻奔回昌平軍中,佈置作戰,免得在這裡浪費時間。他皺著眉頭,站起來走到門口,掀開簾子,側首向東,望望城外的通大火光,回頭來向大家拱拱手說:
的
“今夜郊外戰火通天,城上爭議不休,象升實感痛心。請諸位原諒。學生軍務在身,須要料理,改日再議吧。”
高起潛樂得今天的會議草草結束,趕快說:“對,改日再議。”
大家下了安定門,拱手相別。盧象升不勝憤慨,跳上五明驥飛奔而去,既不謙讓,也不回頭招呼。楊嗣昌搖搖頭,與高起潛交換了一個眼色,請高起潛和曹化淳先上馬。高起潛沒有立即上馬,繼續望著盧象升和五明驥的背影,連聲稱讚說: 。 想看書來
李自成 第一部分(14)
“好馬!好馬!少見的好馬!”
那幾位京營大將,有人對今天的會議心中不平,但不敢說話;也有人畏敵如虎,看見楊嗣昌和高起潛堅主持重,放下了心。大家各懷心事,上馬分頭而去。
盧象升回到公館已是三更過後,知道許多朋友來看他,打聽和戰決策,有些人直等到將近三更才陸續散去,第二天早晨,一吃過早飯他就進宮陛辭。這事在昨天就已經同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德化聯絡好了,所以他一到朝房,等候不久,就有一名小太監走出來把他引進宮去,來到金碧輝煌的左順門前。像一般大臣陛辭的情形一樣,皇帝並沒有出來,只有幾個太監分兩行站立殿前。盧象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