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白玉雕龍臺階下恭敬地跪下去,向著莊嚴而空虛的御座叩了三個頭,高聲唱道:“臣盧象升向皇上叩辭,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看起來這句話只是一般的朝廷儀節,但當盧象升說出口時,他的心裡卻充滿痛楚和激情,聲音微顫,幾乎忍不住流出眼淚,因為他有一個不好的預感:這次陛辭以後,恐怕不會再看見皇上了。
一位太監走到臺階下,口傳聖旨賜給他一把尚方劍。盧象升雙手捧接尚方劍,叩頭謝恩,熱淚突然間奪眶而出。
離開左順門,他到內閣去向楊嗣昌辭行。限於制度,楊嗣昌沒讓到內閣去坐,把他送出午門。臨別時候,他很想對盧象升說幾句什麼私話,但是嘴唇動了幾動,沒有說出。過了一陣,他終於小聲囑咐說:
“九翁,皇上的意思你現在也很明白。國家之患不在外而在內,未能安內,何以攘外?山西、宣大之兵,皆國家精銳。流賊未平,務必為皇上留此一點家當。”
盧象升沒有做聲,向他作了一個揖,回身就走,剛出承天門,他就接到從昌平來的報告,說是清兵雖然大部分向東便門和廣渠門一帶移動,但是也有遊騎到安定門和昌平之間的地區騷擾。他決定立刻回昌平軍中,對一個家丁說:
“你去告訴楊老爺,就說我因軍情吃緊不能去看他,請他一二日內移駕至昌平一敘。”
吩咐畢,他連公館也不回,趕快換了衣服,在長安右門外上了馬向昌平奔去。
盧象升回到昌平的第二天上午,皇帝派太監送來銀子三萬兩犒賞軍隊,另外一萬兩是賜他個人的。下午,又賞賜他御馬一百匹,太僕馬①一千匹,鐵鞭五百隻。盧象升十分振奮和感激,每次接到賞賜就立刻拜表謝恩。他以為主張議和的果然只是楊嗣昌和高起潛二人,皇帝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