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4 / 4)

小說:給理想一點時間 作者:向前

人”來記憶或作為“國民黨”來記憶,會產生不一樣的國民情緒吧。

第三天採訪團抵達南昌,參觀八一紀念館。在這裡,我看到了具體的“敵人”:“國民黨蔣介石、汪精衛集團相繼背叛革命,血腥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紀念館的大屠殺統計表上標記,從1927年3月到1928年初,一共有31萬人被殺害,觸目驚心。

之後去了新建縣拖拉機廠的“小平小道”,是已故的中國國家領導鄧小平1969年到1973年和家人一起生活過的地方。在中國政治史上曾三起三落的他,在文革期間到此拖拉機修理工廠當鉗工。工廠還儲存著當時他使用過的拖拉機,外面則保留了他每天去工廠必經的小路。講解員告訴我們:“鄧小平當時因錯誤的政策被送到這裡。”一位巴基斯坦斯記者追問:“什麼錯誤,誰的錯誤?回到中央後他為何能再掌握執政力量?”講解員尷尬地回答:“我不是專業研究歷史的…細節不太清楚。”講解牌上有所解釋:“鄧小平被當作為黨內第二號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受到錯誤的批判和鬥爭,並被剝奪一切職務。”但並沒有記下是誰的錯誤。

一個民族傳承什麼歷史,或怎樣讓歷史刻印在民族記憶裡,沒有一個普遍性規律來定奪。日本神戶女子學院教授內田樹曾說過:“歷史的事實和國民對此的感情,不一定是對等的關係。”在各種各樣的歷史事實中,有的是被選擇為應該記住的,有的卻不是。此次讓我感受頗深的便是,除了事實的選擇以外,如何記載歷史事實也會影響到國民情感。

在中日之間,歷史問題一直是最為敏感的。2005年,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多次去靖國神社參拜,北京、上海等地相繼舉行遊行示威活動。如果說日本當年侵華,中國人有反日的情緒尚可理解,但回顧中國近代史,英、德、法等列強也曾經侵略和蠶食中國。說起近代史,中國人一定會提及鴉片戰爭。當時帝國主義英國為拿回銀幣,出口大量鴉片到中國,最後發動了鴉片戰爭,還佔領了香港。之後,德、法、俄相繼侵略中國,鴉片戰爭在中國衰落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可是我從未聽說過中英兩國首腦會談時出現歷史問題。2000年以來,我也從未聽說在英國大使館外有發生過抗英遊行示威。1997年,我在香港報道有關香港迴歸中國的新聞。當英國把香港還給中國的時候,英方沒有道歉,中國也沒要求道歉。我還記得,在香港迴歸之前,一位日本記者向港督彭定康提問:你們不向中國道歉麼?彭回答道:“那是150年前的事情,現在還需要道歉麼!”

150年的確不短,19世紀的普世價值和現在也不一樣。但難道當時完全是大魚吃小魚,沒有正義的世界麼?我看也不盡然。當英國決定發動鴉片戰爭的時候,當時在野黨政治家格萊斯頓在國議會演講時就反對稱:“我永遠無法理解這場不正義的、不榮譽的戰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