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以來的公開招聘都是逢進必考,合法合規的,公管處沒有參與招聘,都是由溫州人事局統一組織”。但在記者追問之下,溫州公管處政工科科長林光夫不得不承認,被明確曝光的36人中,有15人的確是溫州交通系統領導直系親屬。而這15人中,有7人確實來自從2007年公開招聘起所招收的26人中。
()免費電子書下載
更有趣的,是一位公管處前任領導女兒的“蘿蔔招聘”,即設定入聘條件是“旅遊管理專業、女性、1982年5月1日後出生、有駕照等”。按說這條件也不算多麼苛刻,生日年月有點兒意思,畢竟也是許可權之中的事。往下就更有意思:這個公管處並無與旅遊管理相關的職位,而且整個公管處不用出外勤,對是不是有駕照應該沒有要求。
根據我們現在的公務員招聘制度,公管處並無資格直接招聘哪怕是事業崗位的人員,而是應上報人員要求,經上級稽核之後透過人事部門統一招聘、考試才是。照理說這就是某種監督與制衡機制,讓開後門的人進不來。但實際上是如何實行的?溫州——或更多地方——用的是這種方式:招聘條件是由溫州公管處擬定,經溫州交通局稽核,最後由溫州人事局審批。只要有個稍微合理的理由,這些所謂的制衡與監督就都成了擺設,“蘿蔔招聘”也就是走一個流程而已。
這種制度漏洞其實已不能算漏洞。從制度設計角度說,私招亂聘的情況已被盡力防範。這種制度設計之所以失效,是因為沒有任何制度可以堵塞整體範圍的關係網。如您所知,所有環節要是都出了毛病,設計得再良好的制度也不過是光明正大走過場。而這麼做的機構,完全可以憑藉這種制度為自己辯護。原本分權制衡的設計,最終變成相互卸責的工具。
這種狀況為什麼會出現?最重要的原因是,哪怕違反相關條例,代價也相當低廉。關於這種官場世襲制的報道,這兩年並不少見,最後不了了之的佔絕大多數,最多有幾個不甚合格的“官二代”下崗,而其長輩依然穩坐釣魚臺。我們大概可以合理推斷,他們再次上崗也不是難事。
這種被稱為“官二代接班”的現象,在溫州這個地方倒是有了另外兩個理由。一個理由是:“一些領導在單位幹了幾十年,讓子女進來是人之常情。不設這些條件她不一定能考上,設了自然把很多優秀大學生排除了。”這是某種投桃報李的做法,與當年功臣子弟有個世襲爵位的意思差不多,彷彿這些領導這麼些年沒有領過工資。而現代社會,所有社會資源與公務職位都是公共性的。溫州這種拿著公共資源報答領導的理由,居然能堂而皇之地出現,友邦是不是驚詫不太知道,倒很令本邦人士驚詫莫名。
除“報答論”外,有句話可能更說明問題。對領導直系親屬參與招聘,溫州公路管理處的官員解釋:“這個不能說明問題,他們從小在父母耳濡目染下,立志報考交通系統,所以考上的人比較多,也是可以理解的。”這大概就是血統論的另一個變種。沒想到社會發展到今天,這種“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的血統論的近親還在繁殖,且成為可以公開說出的理由。
從不斷髮生的這種現象來看,很多學者擔心的社會階層板結的情況正在發生,無論“官二代”也好,“富二代”也罷,都在使自己的階層對其他社會人士關上大門。財富傳承還有可能改換方向,但權力傳承由於不能受到有效的監督與制衡,板結一旦形成就很難打破,想要打破必然會造成社會不穩定。這是一個相當危險的訊號,而溫州相關官員的解釋,使得這個訊號的危險係數更為放大了。
28
封鎖訊息封鎖不住人心 2011…06…21 19:08:36 瀏覽 55186 次 | 評論 29 條
日前,因家屬賣問題粽子被揭露而率隊衝擊報社的瀋陽瀋河區工商局長楊曉松,被瀋陽市紀委駐市工商局紀檢組正式立案調查。6月8日,楊曉松之子楊濟維所開設的麵包店因問題粽子而被《遼瀋晚報》揭露,楊曉松妻子便帶人到報社追打記者,後來楊曉松本人也親自出馬,開兩臺公車(不帶工商標誌),不僅揚言和記者“單挑”,更動用多方力量封鎖訊息。當時,出於憤怒,這家報紙的很多記者都用相機、手機進行了拍照和錄影,有人在微博上還對此事進行“直播”。然而,楊曉松仍然擺平了諸多媒體,儘管多位記者憤憤不平,但遼寧省內幾乎所有媒體均對此保持沉默。倘若不是有人在天涯社群等網路論壇上發牢騷引起新華社記者注意,工商局長赴報社打人一事似乎就被成功地進行了一場“危機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