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性將因此喪失。
毛澤東預見到一場分為三個階段的持久戰:(1)日本的戰略進攻;(2)
長期的相持(這就是毛在六中全會上確認的“新階段”);以及(3)戰略反
攻,導致最後勝利。關於第三階段,他說得相當含糊,只是預期這將與“有
利於我而不利於敵的國際形勢”相配合。①同時毛敏銳地察覺到中共的戰略弱
點。他相信這種形勢要求進行遊擊戰以及儲存並擴大自己的力量。
但是,用毛的話說,如果中共不僅要“保持已有的陣地”;而且要“擴
大已有的陣地”,那麼僅有的辦法是,要麼損害假定的盟友,在未被佔領的
地區擴張;要麼在敵後佔領區擴張,並讓敵人付出代價。而當毛說到“陣地”
時,他是指共產黨穩固領導下的根據地。②作出選擇並不難。前一種辦法導致
分散力量,易受責難,還可能發生衝突——在中共與山西閻錫山的關係中所
有這些實際上都發生了。而後一種辦法顯然對抗戰有利,而且,只要國民黨
的力量已被趕出這些被佔領區,中共就可以避免與它的盟友發生衝突。
這些原則在毛的《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作了簡明的歸納,
然後又加以詳盡的解釋。③當然,現實世界的複雜性不可能像毛在其著作中描
述的那樣簡單明瞭。無論在前線還是在後方,中共都不可能避免與其他中國
軍隊接觸:在陝甘寧邊區周圍,在山西以及在長江下游地區,莫不如此。即
使在敵佔區,也不是完全沒有國民黨軍隊;尤其在戰爭初期,不少國民黨軍
① 《毛澤東集》第 6 卷,第 182 頁,《論新階段》(1938 年 10 月)。
② 毛澤東選用的詞是“陣地”,意思是為進行軍事行動或戰鬥而集結軍隊的地 區。
③ 《毛澤東選集》第 2 卷,第 395 頁。
隊還留在日本戰線的後方。但是毛澤東的戰略的含義是不會受到誤解的。
領袖與領導權
戰爭爆發時,毛澤東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地位在同輩中居於首位。
老同志們準備與他爭論基本政策問題,並且至少有兩個對手直接向他挑戰。
他們是張國燾和王明。到 1938 年晚些時候六中全會結束時,毛在建立聯盟方
面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到 1942 年或 1943 年他登上無可爭議的領袖地位。
張國燾的權力在長征中及長征剛結束後受到了致命的打擊。1935 年 8
月,他的當時較強的部隊在川西北與毛澤東的部隊會合,兩人在很多問題,
包括領導權、軍隊的指揮和長征的目的地等問題上發生了衝突(參見第 4 章
《張國燾的分裂活動》的第一條注)。張對毛在技術上不合常規的遵義會議
(1935 年 1 月)取得的領導地位提出異議,張及其他幾位政治局委員未能參
加那次會議。結果,張率領他的經過改編的部隊向西進入西康和青海的高山,
而毛則向西北進軍陝西和保安/延安地區,於 1935 年 10 月到達。但是張無法
在那個不友好的地區立腳,而且在河西走廊受到兇狠的親國民黨的穆斯林武
裝的攻擊,在一系列進軍與反進軍的過程中,喪失了很多部隊。最後於 1936
年 10 月——比他的對手晚了整整一年——張和他的餘部到達保安,而毛在該
地已做了不少工作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張在名義上被賦予高位,具體地說,
是陝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和中共七大籌備委員會成員(七大後來延期了,直
到 1945 年才召開)。但張知道他的命運之星已經隕落,而他於 1938 年春利
用一次對西安的禮儀性訪問①逃到武漢,並在那裡譴責毛澤東的統一戰線路線
是在戰爭中謀求“所有的人都失敗”(即國民黨和日本人)。在武漢張與中
共駐那裡的辦事處之間有過幾次無成果的會晤,但到 1938 年秋召開六中全會
時,他被當作叛徒開除出黨。
王明是一個更有力的對手。193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