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4 / 4)

10 月他帶著斯大林的祝福或許還有

共產國際的授權回到中國,他可能指望得到他在黨內上升時期與他有密切聯

系的人的支援(參見第 4 章),這些人有點被嘲弄地稱為“洋學生”。王受

過高等教育,表達能力強,他成年後的生活大部分是在蘇聯度過的。他的隨

和的世界主義與毛的地方主義和急躁的性情恰成對比,而且他遠比毛更精通

正統的馬克思理論,在這方面,他以高高在上的態度對待他的這位年長的湖

南同志。1937 年末,他確實傳達了指示,說毛由於狹隘的經驗主義和“不懂

馬列主義”,應在“思想體系上”加以提高。①這兩個人可能彼此都有一種幾

乎是本能的反感,他們的氣質和風格是如此不同。

無論王以前的同事們的傾向如何,現在他背後並沒有一個明顯的派別。

黨的總書記張聞天(洛甫)在戰爭初期調和了不少黨內爭論,以便讓毛的政

策大體得以實施。秦邦憲(博古)似乎受周恩來的指導,周本人一度是王明

的夥伴,但現在已和毛及其集團共命運了。無論在黨的武裝力量中還是在它

的地方政府中,王都沒有任何值得重視的基礎。王回到了在他離開期間發生

了很大變化的中國,他主要保有他的國際聲望、政治局成員的職務以及他的

辯才。但是這些值得重視的資本並不足以發動一次公開的挑戰——的確,王

顯然也未試圖與毛攤牌。

① 中共派張國燾到陝西中部祭奠黃帝陵——譯者。

① 格雷戈爾?本頓:《“第二次王明路線”(1935—1938 年)》,《中國季刊》第 61 期(1975 年 3 月),

第 77 頁。

有人將王明描繪成一個在戰略上與毛相左的代表人物,他們在兩個基本

問題上有分歧,並由此引起許多其他有關的爭論。②第一個問題①涉及中共與

國民黨和中央政府的關係。第二個問題包含以工人、知識分子、學生和部分

資產階級為基礎的城市革命戰略與以農民為基礎的農村革命之爭。當然,對

領導權的爭奪和個人之間的厭惡為這兩個問題的爭論增添了熱度。除了在蘇

聯,毛主義的說法到處都佔上風:王明實際上是要犧牲中共的獨立而向國民

黨投降,而且他對農村革命冷漠無情。

這種簡單化的陳述引起了一些令人困惑的問題。如果他的觀點真如毛所

描述的那樣,王明怎麼能在中共內部為自己的觀點辯護?很難想象他會把自

己描繪成一個很少關心農民的投降派。當王明回到中國嘗試重建其地位時,

我們可以設想他乞靈於斯大林和共產國際的權威。斯大林長期以來一直想使

中國的抗戰集中在蔣和國民黨周圍,這一政策只是在 1936 年年中,斯大林的

地位明確以後 6 個月,毛和中共才勉強不完全地接受。雖然中共更多地由於

自身的原因而不是由於外界的推動,在 1936 年下半年向這樣的統一戰線靠近

了(在 12 月 12—25 日西安事變中達到高潮),但斯大林的名字和共產國際

的權威仍是可畏的。即便是毛,也不希望公開蔑視莫斯科的意願。因此王明

有了雙重武器:斯大林的授權和免遭清洗的保護,因為任何這樣的行動都會

招致斯大林的憤怒。王還可以進一步爭辯說,正是與國民黨的統一戰線才終

止了內戰,而且,面對日本入侵,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