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4 / 4)

災難;多數鄉紳逃往城

市尋找臨時的避難處,而較窮苦的階級則遷徙到滿洲”。②到 1931 年,農業

形勢已變得十分嚴峻。一項關於 14 個省,包括大約 2.8 億人口和全國主要農

業區的糧食問題的研究報告說,就需求而言,供應短缺 5%。③

危機的確定與敘述

這不僅僅是個農村人口暫時性的生存危機,而是一系列持續發生的混

亂,結果產生了兩種新現象。一方面,城市與農村發生了週期性的經濟分離,

因而城市得不到從農村來的糧食和纖維時,更加依賴對外貿易。另一方面,

農村的苦難急速加重。大批人群從一個省遷徙到另一個省;饑荒,農民逃入

城鎮乞討,婦女淪落,父母被逼賣兒鬻女,大量農村人口失業,農村普遍欠

債和被迫出售土地,凡此種種,都足以證明上述論斷。這些事從前是很少的,

現在則是司空見慣。的確,糧食和棉麻的供應中斷波及市場,進而波及城市

和別的地區,在清朝也時有發生,但並非持續不斷,不像 1920 年至 1949 年

期間那樣。儘管統計材料貧乏,謹提供我們現有的材料如下。

首先,在 1921 年至 1941 年間,中國變得更加依賴進口糧食。事實上,

在這 20 年間進口糧食之多是空前的,因為農業生產和農村集市銷售均遭到破

壞,使大城市的糧價相對於其他物價上漲了,從而使得外國糧食第一次變得

反而便宜一些。由表 1 可看出,在 1886 年至 1920 年間,每年淨進口糧食在

20 萬公噸至 35 萬公噸之間。1906—1910 年間進口糧食的增加,可以追溯到

1907 年超過 80 萬公噸這一極高的進口量。在 1880 年以前,糧食進口有波動,

但一直較低,可能每年在 2.5 萬公噸以下。1886 年以後糧食進口突然上升,

是由於條約口岸城市的成長,以及華北鐵路沿線內地新城市的建設。糧食逐

漸從外國購買,直到農民能把更多的資源用於專業化生產為止。1920 年以

後,糧食進口急劇增加,在那 10 年裡,每年進口接近 100 萬公噸;然後,在

1931—1935 年間跳到 200 萬公噸。抗日戰爭開始以後,糧食進口再一次跳躍;

① 村松祐次:《近代江南之租棧》,第 723、725—727、732、734—737 頁。

② 海關總稅務司:《十年報告,1922—1931 年》,第 442 頁。

但 1941 年後下降,當時中國被封鎖於國際貿易之外,國內的農業資源也由纖

維和特種作物轉到糧食生產。在飽受戰爭創傷的 20 世紀 40 年代,中國僅能

自給。總之,我們的外貿統計表明,1920 年以後,中國比先前任何時期更加

依賴外國的糧食。

表 1 中國年平均糧食進口和出口(公噸)

1867—1949 年①

時期

1867 — 1870

1871 — 1875

1876 — 1880

1881 — 1885

1886 — 1890

1891 — 1895

1896 — 1900

1901 — 1905

1906 — 1910

1911 — 1915

1916 — 1920

1921 — 1925

1926 — 1930

1931 — 1935

1936 — 1940

1941

1946 — 1948

1949

進口

19375

21540

22030

11530

2143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