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
年)縱情於浪漫主義,到第二個詩集《死水》(1929 年)達到藝術上的成熟,
其進步比徐志摩更加引人矚目,儘管聞的詩作遠少於徐。聞的《死水》一詩
的出現,由於它對中國社會的獨到而富有詩意的看法,可以算得上是一個裡
程碑: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鏽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
黴菌給他蒸出些雲霞。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麼一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誇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裡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
看他造出個什麼世界。①
朱莉婭?林曾就此詩“緊湊的詩節格式”以及格律整飭和詩行頓於末端作過
評論,說它顯示了“聞著力追求的結構上的渾然一體”。②但是比詩的形式更
為重要的,是聞將眼前的現實壓縮成隱喻的視覺形象的能力。這首詩中陰鬱
① 這首由許芥昱譯成英文的詩載他譯編的《20 世紀中國詩集》,第 65—66 頁。
② 朱莉婭?C。林:《中國現代詩歌:概論》,第 82 頁。
的意象,與徐志摩的玫瑰色的田園短詩,和郭沫若的啟示錄般的讖語大相徑
庭。腐朽和再生的象徵手法,使人模糊地聯想到郭的《鳳凰涅槃》,但是聞
對中國的看法——一潭死水,但可以發酵而化為神奇,具有郭的豐富想象中
所缺乏的思想深度。就運用充滿模糊意味的視覺隱喻而言,《死水》也是更
為大膽的“現代派”的詩作。①
試圖創造一個與現實無清晰聯絡的意象世界,用引發和暗示,而不用直
接表述的手法,這是人們熟悉的西方象徵主義詩歌的特點;這一特點在某種
程度上也能在傳統的中國詩歌中找到。儘管如此,它與五四初期的詩歌是大
不相同的,那時的詩歌以簡單、自由和易懂為目標,如胡適所主張的那樣。
中國現代詩歌是否如歐洲那樣,相應地從浪漫主義“進步”到象徵主義,也
許有待商榷;②但是到 20 年代末和 30 年代初,更“象徵主義的”傾向,在少
數詩人的作品中已清晰可見。
這種傾向的主要貢獻者之一是李金髮。當李作為勤工儉學的一員於 20
年代早期在法國學習時,他就開始寫詩。周作人注意到他的獨創性,並在 1925
和 1927 年安排出版了他的兩卷詩集。李於 1925 年回到中國後,被人稱作“古
怪的詩人”,他的詩歌莫名其妙地“令人難以理解”。李遭到許多左翼與非
左翼作家的批評,但得到少數人(其中有周作人和朱自清)的讚賞。李自然
把自己視為一個先於時代的“先鋒派人物”。③
李金髮的詩歌除了並不試圖闡釋的零散形象和象徵以外,並不需要有任
何“意思”。他顯然是受了波德萊爾④、魏爾蘭⑤和馬拉梅①的影響——他如飢
似渴地閱讀他們的作品,並將其介紹到中國,似乎醉心於“富有異國情調的”
成分。按照共產黨的文學史家們的看法,這些突出的感官形象以及有時是怪
誕的形象,不過是掩蓋李的頹廢、反動意識的徒勞的手段。②但一位現代西方
學者卻認為,李的詩是“中國現代詩歌發展中最富挑戰性的對傳統的背離,
同時也是最為大膽的創新”。③從較為公允的角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