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眼下,10餘萬部隊在開進東北後,飽嘗了無後方作戰的苦楚。
黃克誠率領的新四軍三師,經過長途跋涉到達東北。出關以後,一系列預想不到的困難便向部隊襲來。該師自蘇北開拔之前,中央曾轉發了先期出關的曾克林的報告,說:“在瀋陽及各地堆積之各種輕重武器及物資甚多,無人看管,隨便可以拿到。”
可是,當部隊到達東北後,情況卻發生了很大變化。原來,蘇聯紅軍由於受到蘇聯政府與國民黨政府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約束,不準東北人民自治軍進入大城市,也不準東北人民自治軍接收蘇軍繳獲的日偽軍用物資,造成了後續入關部隊物資補給的極大困難。
鑑於此,黃克誠於遼西阻擊戰失敗後向中央發去一個電報,直陳部隊所面臨的困難——“七無”情況,即“無黨(組織)、無群眾(支援)、無政權、無糧食、無經費、無醫藥,無衣服鞋襪等。部隊士氣受到極大影響,錦州、山海關以西地區土匪極多,少數人不能通行,戰場極壞。而敵人已佔領錦州,將直達長春。我提議我軍暫不作戰,進行短期休整,恢復體力,並以一部主力去佔領中小城市,建立鄉村根據地,作長期鬥爭之準備。”12月17日,三師又給軍委去電報:“部隊武器僅補充步槍1200支,輕重機槍44挺,山炮10門,野炮4 門,尚不能補足。沿途留下之武器,且多破缺不全,為新部隊丟下不用者。楊師,梁師稍多一點,幹部戰士對新部隊裝備完善,老部隊破破爛爛,極不滿意。”
電文中講的“新部隊,是指先期出關部隊擴編組建的部隊。因當時蘇軍還未限制東北人民自治軍的行動,所以還算順利。後續出關的部隊則遇上”老大哥“的翻臉,什麼也沒揀著。
除了無武器之外,還缺少群眾的支援和部隊的給養,林彪在給“呂正操、李運昌、東北局、並報中央”的電報中反映:“老百姓說:八路軍和中央軍都是為老百姓的,彼此不打好了,並認為國民黨是中央,舊政權,舊武裝人員,皆盼望找國民黨接頭。”
老百姓對共產黨及其軍隊不相信,不理解,使部隊處於被動狀態。給養也成了大問題。部隊駐在遼西一些城鎮時,當地的商會、紳士或若干頭面人物也組織一些“慰問”活動,可送來的“慰問品”盡是一些雪花膏、頭油、手絹之類小百貨,根本沒有能夠果腹的食品。新組建的部隊兵員成份也有嚴重不純的問題。“八。一五”後,先期出關的部隊,根據中央的指示和控制東北的實際需要,擴編了大量的兵員,使部隊迅速膨脹起來。當時參軍入伍的,一是工人、學生;二是一些潰散的散兵遊勇;三是成建制的偽滿軍隊;四是打著八路軍旗號、由國民黨先遣軍組織的武裝。許多武裝遊雜,本是要配合與迎接國民黨軍接收東北的,那知共產黨的隊伍腿長,先於國軍一步進了東北,他們不得不隨機應變,也扯起了“共”字的旗號。準備時機一到,再掉轉槍口。
即使是那些真正的工人、學生也有在關鍵時刻丟下槍不幹的。因為,日本人在東北統治了14年,真正的東北老百姓當了14年亡國奴,不但經濟上受剝削、壓榨,而且,在政治上與人格上亦受到極大壓抑。東北解放後,許多血氣方剛的年輕工人、學生積極要求參軍,有的想透過當兵混個一官半職。
可是,當國民黨軍進入東北後,這些人受到欺騙宣傳,以為國民黨軍才是真正的“中國政府軍隊”,而八路軍不是“正牌”,加之,“國軍”裝備的是飛機、大炮等嶄新的美式武器,身著整齊的美製軍裝,足登皮鞋,肩章耀眼,而共軍這邊則破衣爛槍。於是乎,在戰火迫近之時,棄槍逃跑、甚至反水的人漸漸多起來。
遼西阻擊戰失利後,林彪在發給“東北局、李、呂”的一封電報中說:“在東北新成立之十多個旅,成分皆極壞,皆缺乏政治認識,流氓、土匪、憲兵、偽軍甚多,真正的工農成份,亦被帶壞。這些部隊所見之李運昌部(三個旅),亦元戰鬥力,對群眾紀律極壞,不但不能發動群眾,反而使群眾對我不滿;不但不能消滅敵人,反而助長敵人士氣;不但不能打土匪,且受土匪勾引。”
從1945年12月底至1946年1 月初,東北人民自治軍(後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統計,僅10天左右,“先後叛變者有:吉林1。2 萬人。合江5000人,龍江約3000人,牡丹江3000人,松江1 萬人,遼北3000人,嫩江3000人,李運昌部亦叛變不少,先後叛變共約4 萬餘人。”
1945年12月底,東北人民自治軍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改變戰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