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2 / 4)

決定:除將四分之三的主力部隊集結於阜新、黑山地區之外,其他部隊以師(旅)為單位,開始有重點地分兵於西滿、北滿、東滿的廣大地區進行剿匪及發動群眾,建立根據地的工作。其中,由林彪直接指揮的新四軍第三師,山東軍區第七師和第一師,作為機動作戰部隊,活動於法庫、康平等地。

黃克誠帶著新四軍三師一部,由阜新北上,分散於西滿的洮南、通遼、彰武、庫倫;楊國夫的第七師一部及劉其人渤海軍區新編師,分散於北滿的肇州、肇源、肇東等;羅華生的第二師,冀魯豫軍區第二十一團擴編之第二十五旅,分散於盤石、雙陽、海龍、敦化等地。由山東軍區第三師和第六師及第五師一部組成的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二、第三縱隊分散於南滿各處。由撫順抽調的陝甘寧晉綏聯防軍第三五九旅,則開往哈爾濱、牡丹江和佳木斯之間廣大地區,執行剿匪、發動群眾、建立根據地等鞏固戰略後方的任務。1946年1 月14日,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當時黑土地上冒出了很多號稱“自治軍”“救國軍”的武裝。這些武裝打著“救國”的旗號,乾的是土匪的勾當。共產黨開進東北的部隊也以“自治軍”自謂,造成魚龍混雜,良莠難分,在老百姓眼裡,共產黨的武裝就是“鬍子”(土匪)中的一股大“鬍子”。所以才改旗易幟以示區別。

新改稱謂的東北民主聯軍,仍以林彪為總司令,彭真任政治委員,周保中、呂正操、蕭勁光為副司令員,羅榮桓、陳雲任副政治委員,蕭勁光兼參謀長,陳正人為政治部主任。為了前線作戰和後方建設的需要,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分為“前總”和“後總”,林彪帶“前總”在遼西前線指揮作戰,羅榮桓主持“後總”的工作。為了適應軍事、政治鬥爭的需要,東北民主聯軍對各部隊和各軍區組織機構進行了調整:將陸續成立的錦熱、遼寧、遼東、遼西、吉林、遼北、松江、三江、嫩江、北安十個軍區,重新調整劃分為北

滿、南滿、東滿、西滿四大軍區,並下屬若干省軍區和軍分割槽。此時,整個東北民主聯軍的部隊,除了山東一師和新四軍三師第七旅仍歸“前總”直接指揮外,其餘主力部隊均劃歸各軍區指揮。其中,東滿軍區所屬部隊有:以八路軍山東軍區二師為基礎擴編的第二十二旅、二十三旅;山東濱海支隊為基礎擴編的第七縱隊,下轄第十九、二十旅;原第二十五旅改編為警備第二旅;以及第二十四旅和吉黑縱隊等。

西滿軍區則以原新四軍第三師的部隊為基礎,進行擴編和整訓,另外還轄有由晉綏部隊第三十二團和冀熱遼部隊第十五團擴編而成的保安第一旅。

南滿軍區的部隊有:以八路軍山東軍區第三師、警備第三旅及冀熱遼第二十一、二十三旅合編而成的第三縱隊;以山東軍區第六師、第五師及膠東地方武裝各部合編的第四縱隊;另以原晉綏第三十二團一部為基礎擴編的保安第三旅。

北滿軍區則以原冀熱遼第十九旅及松江軍區一部編入山東第七師,下轄第十九、二十、二十一旅;原陝甘寧三五九旅擴大為六個步兵團和一個騎兵團;此外,新成立的有嫩江警備第一、二旅,北安警備第一、二、三旅。

如何組織、協調、指揮這支新組建的軍隊,這副沉重的工作重擔,壓在了羅榮桓的身上。改稱為東北民主聯軍後,羅榮桓的職務雖然從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二政治委員改任副政治委員,可實際上的東北民主聯軍政治工作,仍然由他負責。

自羅榮桓受命後就經常考慮著各部隊之間的團結問題。只要見到自己的部屬,不管是老部下或新部下,羅榮桓總要告誡他們注意各部隊之間、各地區幹部之間、新老部隊之間、先後到達東北的部隊之間、以及總部指揮機關與各部隊、各地區幹部之間的團結問題。

12月下旬,在羅榮桓的建議下,總部發出了以彭真、羅榮桓署名的電報,要求各部隊一定要加強團結,互相支援。在電報指示中,還特別強調指出:“先到東北的部隊應照顧全域性,竭力幫助後到的部隊;主力部隊應以最謙虛的態度去團結扶助新編成的部隊。”隨後,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又發出了《關於目前部隊政治工作的指示》,進一步強調了各部隊之間的團結問題。

當然,要求下面部隊領導做到的,他這個東北民主聯軍的政治委員首先應該做到。對於羅榮桓來說,嚴於律己,不僅是參加革命後長期從事政治工作所形成的工作作風,而且也是數千年中國傳統對他的薰陶與染濡。羅榮桓自幼飽讀詩書。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講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也就是說:領導者或統治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