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2 / 4)

四團及二四六團三營、第八十四師之第二五一團、第二十九軍八十五師之二五三團,共3 個多團為攻金第一梯隊,約9000人,由八十二師統一指揮。分別由蓮河、大嶝島、澳頭東北港起渡,在大金門島北部湖尾鄉至古寧頭段登陸突破,首先攻殲該島西半部之敵,爾後會同後續部隊攻殲東半部之敵。第一梯隊登陸後,船隻迅速返航,再運送第二、第三梯隊,這樣來回幾次,考慮到第一梯隊登陸時的損失,我部隊仍可有1。3 萬人左右,而對方守大金門之敵當時估計只有1。2 萬人左右。雙方數量上基本持平。

但對方是新敗之師,人民解放軍士氣高昂,在一對一的情況下取勝是有把握的。

這個近於理想化的方案表面上是可行的,然而它卻未充分考慮到敵情和海情的變化,未考慮到敵人隨時可能的增援,更未考慮到國民黨海、空軍較為強大的作戰能力。當時國民黨陸軍雖一敗塗地,但其海空軍還大部完整,擁有10萬餘噸位的作戰艦艇和200 多架作戰飛機,並在福建沿海的金門等島嶼上建立了陸海空三軍配合的立體防禦。事後證明,對國民黨海空軍作戰能力嚴重忽視是金門失利原因之一。

正當第二十八軍在為攻打金門積極備戰之際,蔣介石決定向金門增兵馳援。金門的敵情有了變化。

蔣介石十分清楚,金門距廈門不過一衣帶水。為了阻擋解放軍的強大攻勢,守住這東南小島,蔣介石決定放棄廣東潮汕地區,將駐守在那兒的第十二兵團撤出,增援金門。

第十二兵團的司令是蔣介石的嫡系胡璉。該兵團當時歸屬以李宗仁代總統的廣州國民黨政府,受國民黨廣東省政府主席薛嶽指揮,擔任保衛廣州右翼的安全。1949年9 、10月間,該兵團曾再度進行整編,由原轄2 個軍擴編為3 個軍,即第十八軍,下設十一師、四十三師、一一八師;第十九軍,轄十三師、十四師、十八師;第六十七軍;轄五十六師、六十七師、第七十五

師。該兵團雖是淮海戰役後重建的部隊,經有一定實戰經驗的指揮官胡璉的整治,已逐漸從“殘兵敗將的頹廢氛圍中”解脫出來,具有一定作戰能力。

其時,因廣州岌岌可危,廣東國民黨政府要十二兵團調往粵北;而臺北的東南軍政長官陳誠要十二兵團馳援舟山和金門,因胡璉系陳誠的舊部,又一向對蔣介石忠心耿耿,因而當9 月底,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羅卓英銜陳誠之命來調軍隊時,胡璉滿口答應。

胡璉置廣州方面的要求於不顧,決然於10月8 日派十八軍增援金門。不久,臺灣的東南軍政長官公署,正式明令十二兵團歸其指揮,並即乘船向舟山群島增援。胡璉即命第六十七軍為第一船313 團,第十九軍為第二船團,10月18日從汕頭地區出發駛向舟山,而他自己則乘飛機從汕頭去了臺灣,向東南軍政長官面請指示。10月17日廈門解放,金門形勢十分危急。鑑於情況緊迫,胡璉隨即命令正在海峽中航行的第二船團——十二兵團部和十九軍改航駛向金門,以期會同先期到達的第十八軍一起接替金門防務。而第一船團計劃不變。

10月9 日,第十八軍相繼在金門登陸。

10月23日,第十二兵團團部和第十九軍抵達金門附近。其時,離我軍向金門發起攻擊僅止一天!

由於時間緊迫,這一重要的軍情變化沒有引起我軍指揮官的高度重視。

這樣,在我軍攻打金門之前,在胡璉兵團未到達金門之前,國民黨的守軍已不是1 萬多人,而是3 萬多人了。二十二兵團司令官李良榮對所轄部隊重新進行了如下部署:十八軍的十一師,二十五軍的四十五師守備金門東部官沃至瓊林一線,統歸十八軍軍長高魁元指揮;二十五軍直屬隊和四十師餘部、二○一師,防守瓊林至古寧頭一線,統由二十五軍軍長沈向奎指揮;小金門及大擔、二擔由第五軍的第二○○師和十八軍的十一師三十三團守備;十八軍的一一八師和戰車第三團第一營兩個連為機動部隊。

10月24日中午,葉飛接到蕭鋒電報,計劃當晚向金門發動進攻。

葉飛立即召開作戰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兵團作戰處長、情報處長等有關人員。

葉飛詢問胡璉兵團是否已到金門?參謀人員回答,正在海上徘徊,尚未到達金門。

正在這時,機要人員送來一份截獲的電報,是23日胡璉十九軍在海上向蔣介石發出的,內容是請求撤回臺灣。葉飛分析這份電報說:“從這份電報看,胡璉兵團的行動有兩個可能,一是增援金門,一是撤回臺灣。可能是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