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2 / 4)

,那反而會得不償失的。而在原有的歷史上曹操初興屯田的時候少不了強行拉來人丁種地,結果百姓中逃亡的人可不在少數,後來是曹操採納了袁渙的建議才不再強徵人丁屯田的。陸仁有這個“前車之鑑”,當然不會做這種傻事。

現在的陸仁已經快二十五歲,前前後後的事情也已經經歷了不少,加上他那種在冷靜的時候做事比較小心的性格,處理事情已經在漸漸的偏向於沉厚穩健。現在對於百姓觀榜議論,有心應募卻不敢上前的事,陸仁本就已有預料,那就更加不會去急於求成。

按陸仁的想法,想要解決一個問題,應該想一想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從原因上下手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而且陸仁有相關的史料作參考,很清楚濮陽與許昌的民情完全不一樣。

在濮陽屯田時,當地上下其實都已被呂布破壞得不成個樣子,百姓心中都急盼官府能給他們領個好頭,好讓他們能盡復農桑安居樂業,所以濮陽的慕民榜一張貼出來馬上就有大批失田失地的百姓趕來應募,再說得簡單點,濮陽的情況近似於“破而入治”。

但許昌卻不是這樣。許昌雖然也經過戰亂,但被破壞得並不算太大,其根本元氣尚在。如果說濮陽是由破而入治的話,那許昌應該算是由亂而入治。

許昌的“亂”,指的是世家豪族之間錯綜複雜的勢力與關係太亂。太多的世家豪族自倚其勢,加上大多都有聲望,與朝堂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因此都不怎麼在乎官府政令。官府政令一下,這些世家豪族覺得對胃口就聽一聽,不對胃口連理都不會理,官府也拿他們沒辦法。

而這一類的世家豪族可不像濮陽田氏那麼笨,濮陽田氏說白了只能算是個賊頭,好歹在明面上還得聽官府的。而許昌的這諸多世家豪族有輿論影響力,他們要是造起什麼聲勢,那百姓們根本就不知是該聽官府的還是得聽這些豪族的。

現在這募民政令一下,這些豪族如果不表個態,百姓們就不知道該不該應募。萬一做事做到一半,諸多的世家豪族聯合起來抵制政令,百姓們就會跟著亂掉。而百姓要是一亂,事情不就變得相當之麻煩了嗎?

再按史料的記載,曹操在遷都許昌之後曾經想殺幾個人來立一立威,當中甚至還包括有當朝太尉楊彪這樣的重量級角色。一般人都認為這是曹操嫉賢妒能的小家子氣表現,亦或者說是曹操在排除異已。而陸仁這幾年混下來,卻感覺曹操在這種情況下是必須得殺些人來立威,立威之後才能把許多政令有效的實施下去,換句話說曹操其實也有自己的無奈。不過曹操當時終究還是沒能把這些人殺掉,也足以證明這一時期曹操碰上一些事的時候是有多麼的無奈。

而現在的陸仁可沒蠢到去背這些超級大黑鍋的程度。畢竟陸仁算老幾?往許昌這裡一放詁計沒誰會在意他,真要是惹著了這麼多的世家與豪族,被這些人整得名聲大臭特臭的陸仁可以不理會,反正再過幾年他就回去了,主要問題還是在於他的人身安全。

天曉得動了這些世家豪族的結果會是怎樣,搞不好曹操最後會在陸仁幫曹操殺了人之後,曹操卻順手來個卸磨殺驢,既可安撫一下世家豪族,自己這裡又大賺便宜。陸仁又不笨,不想背這種黑鍋,所以相對於曹操急於求成的殺,陸仁決定採取的是比較溫和的方法,至少按陸仁的推算不會引起世家豪族們太大的反應。

而對於現在這種發出了榜文卻沒人敢上前應募的情況,用陸仁的話說就有點像商秧的“立竿見影”,缺的只是那個敢去扛竿的帶頭人。只要有人看出扛竿的好處,敢為眾人之先,那後面的人就會一起擁上來分點餘羹。

當然這個扛竿之人必須得有份量,而陸仁會急急忙忙的跑去找荀攸,為的就是請荀攸代表著荀氏一族來出個頭。現在陸仁要做的,則是儘快把許昌周邊的耕田、水利考較好。

當然了,“立竿見影”的扛竿之人是得了重金的,而陸仁也很清楚現在找荀氏來“扛竿”,就必須得給荀氏一族足夠的好處才行,所以在考較許昌周邊的農耕環境時,荀氏所在的潁川地區則是重點中的重點……

第一百五十九回 互相照顧

對於準備幫陸仁“扛竿”的荀氏一族,陸仁打算給予的“重金”是什麼呢?

如果說荀彧在拜託陸仁的時候,言語之間還有著諸多的顧忌與隱晦的話,陸仁在抵達潁川並見到荀攸的時候,談及這些事的時候就比較直接了。因為陸仁和清楚荀攸可不是荀彧,荀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兼謙謙君子,很多的事就算是荀彧有想法也開不了口,但荀攸卻並非如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