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3 / 4)

確切的說,荀攸要比荀彧現實得多。荀彧會因為對曹操的理想破滅,又因為其正人君子的作派而不願繼續成為已有不臣之意的曹操的“幫兇”,所以最後會選擇了自殺。但荀攸卻是在後面為了保全自身與宗族,對曹操的稱魏王持以了一個至少在表面上贊同的態度。

這樣的一個人,既然是要給他好處再請他出面幫陸仁做點事,那還是儘可能的把可以說明的話說明一些的好。因為這一類的事,只有坦誠相告,才能換來對方的信任。

再看荀攸這裡,潁川荀氏因為東漢末年的政局動盪與連年戰亂,其中原大世家的名望與地位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家勢也敗落了不少。雖說還沒有傷及元氣,但從荀彧、荀攸要各帶一支族人分遷冀、蜀一事上來看,情況已經是不容樂觀。

要知道那個時代的古人們特別的依鄉戀土,而像荀氏這種在某個地域有著大量的田莊產業,甚至是有著如潁川書院這種家族像徵的世家豪族,如果不是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是絕對不會拋家棄產、背井離鄉、舉族遷移的。

陸仁與荀彧交談時因為雙方都還有著一定的隱晦之處,所以陸仁也是在抵達潁川荀氏之後才親眼目睹了荀氏一族明面上風光、暗中卻已不支的現狀,再根據手頭所持有的相關史料仔細的推想,心中已經明白荀氏也迫切的需要一個讓家族翻身的機會。於是陸仁便大膽的向荀攸明言,說荀氏想要重振家勢,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全力支援曹操,然後借曹操之手重新樹立起荀氏的家勢與名望。

按大勢的發展趨勢來說,荀攸投奔曹操其實是一件必然的事,而陸仁眼下所做的不過就是在這大勢的走向上玩了一點小聰明,也就是在荀攸沒有正式投奔曹操之前,建議荀攸先以荀氏的名義來贊同曹操決意施行的屯田制。

這樣的話既能讓曹操這個也需要許、潁一帶豪族支援的人相信荀氏確實完全投奔了他,又能帶上點“未入營而功先立”的意味,對曹操直接重用荀攸也是很有幫助的。而陸仁給荀氏的好處就是在不觸犯法紀底線的前題下,儘可能的在農桑產業的發展上多照顧荀氏一些……曹操是什麼樣的人陸仁心裡是比較清楚的,因此這也的確是陸仁能給予荀氏的最大的幫助了。

反過來荀攸也知道陸仁自己給出的條件的確己經到了陸仁所能承受的極限,因此對陸仁的坦言是十分滿意的。可千萬別以為漢時計程車子階層都只懂什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那是明清以後的事。實事上在那個時代誰的田地多、誰的田種得好、誰收上來的糧食多,就意味著誰的宗族會人丁興旺,人丁興旺則直接代表著會有多少實實在在的家勢。

而在戰亂時期,這種實實在在的家勢更顯得猶為重要。現在陸仁這個“精擅農事及產業”的傢伙既然表示了會格外照顧荀氏農桑產業,那就意味著荀氏很快就能回覆宗族產業上的元氣,再加上二荀都在曹操的勢力中心為官,情況就會變成荀氏成為典型的有財有勢的宗族。等二荀的仕途再一順,那昔日荀氏的輝煌再現便指日可待,因此荀攸對陸仁提出的做法是非常贊成的。

所謂的做法,就是荀氏一定要搶在許、潁一帶所有世家豪族之前率先響應曹操的募民屯田。陸仁原本的意思只是讓荀攸出個面,在榜文那裡感嘆幾句“此為利國利民之舉也”之類的話也就行了,反正也就是給想應募卻不敢應募的百姓們帶個頭。可是荀攸的想法卻更大膽,表示他會直接派出一部分荀氏子弟應募屯田!而荀攸口中的一部分荀氏子弟,竟然是荀攸這一支族人中的三分之一,足有過千人之數!

老實說,陸仁好歹也在漢末混了幾年,雖然知道漢末時期宗族勢力會很誇張,但一聽說荀攸這支分枝都有三、四千人的時候還是嚇了一大跳。當初在濮陽除掉田氏,陸仁統計過田氏名下如果包含家奴、僮客之類的人在內的話,其人丁總數大概是四千左右,這對陸仁來說已經不是個小數目了。

可是和荀氏這種真正的世家一比起來,田氏還真是不夠看的。要知道這是荀氏經過戰亂破壞過與遷移之後的宗族人數,而且還沒算上荀彧帶去冀州的那一支。再草草的算了一下,得出的結論是荀氏在全盛時期,只怕宗族人口的總數超過了兩萬——這才是真正的一流大世家!

而荀攸派出宗族子弟去應募屯田的目的有二。第一是不做門面功夫,而是借這件事來表示荀氏是真正而徹底的支援曹操;第二則有那麼點搶“第一桶金”的味道,其具體表現在荀氏第一個支援了曹操的屯田並派出了宗族子弟去屯田的話,那麼回過頭來陸仁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把最先募集到的民眾優先安排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