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3 / 4)

下來。總之無論如何都要保住一支陸氏的血脈,別真的被孫策一股腦的全給滅了。

這一分支的三百多人於建安二年的秋末從吳郡出發。不過這支人馬的運氣有點不太好,因為當時正是曹操舉兵攻打袁術的時候,經由廬江、壽春再經由汝南抵達許昌的這條道路很亂,除了要躲避戰亂之外,還得小心著那些山賊草寇,路上也因此幹過幾次仗,人數也由最初的三百餘變成了兩百多。總之他們的這次旅程走得很艱難,走了足足半年才抵達了許昌,然後就意外的遇上了糜貞的商隊。但也因為是這樣,他們才剛剛得知陸仁已經被罷去了官職的事……

信已在陸仁的手中反覆的讀了n遍。讀著讀著,陸仁忍不住伸手抓頭,哭笑不得的心道:“這他媽的算什麼事啊?我當初為了編造身世就扯了這麼個謊,說自己是陸氏族人,結果到現在怎麼引發出這種事來了?蝴蝶效應,果然是蝶蝴效應!!唉,以後沒有必要的話,我既也不想也不敢再扯謊騙人了。”

說是這麼說,陸仁的心裡卻很明白,自己在這個本不屬於自己的年代討生活混日子,很多時候他必須得扯謊騙人,不然的話他就是有九條命也不夠死的。正因為如此,即便是面對婉兒這麼親近的人,陸仁都沒有透露過一星半點的口風。而每每一想起這件事,陸仁多多少少的總覺得有些對不起婉兒,心裡都在擔心時間一到與婉兒一同回到現代,他該怎麼向婉兒去解釋這裡面的事……雖說陸仁知道以婉兒的性情絕不會和他計較什麼。

將書信遞交給陸仁的人名叫陸方,表字子平,是這些陸氏子弟這一路上的領頭人,屬陸氏的旁系子弟。年紀大概三十來歲,長相還不差。雖說文武平平,但因為行事頗有幾分主見,所以被陸遜派作這支支流的領頭人。

此刻陸方見陸仁手裡拿著信,臉上的神色卻說不出的古怪,一時間卻會錯了意,以為陸仁像陸遜所說的那樣在“記恨宗族當初不助己求食”,當下便帶著幾分無奈的搖了搖頭。說實話,陸方在從糜貞的口中得知陸仁已經被罷了官的時候,心就已經變得哇涼哇涼的。

陸遜為什麼會分出這麼一支宗族來投奔陸仁?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陸仁是官,而且還是京官、高官,在“官本位”的思想觀念之下,有官就代表著可能什麼都可以有,會萌及宗族那是肯定的事。但現在陸仁的官沒了,那意味著什麼?至少至少在陸方看來,想讓陸仁來照應著這支族人,即便是陸仁願意,那也會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而現在陸仁面露難色,對陸方來說無疑就是在映證著他的猜想。而且一個沒了官職的人,自己的生活可能都會成問題,那照應宗族的事就更別提了嘛!

於是乎,陸方重重的嘆了口氣道:“若陸先生有難言之癮,不願接納同宗子弟,吾等亦不便強求。不過陸先生治屯田一事數年,深知此中諸事,故而陸方想請陸先生指點一下,吾等人眾好赴許都應募屯田,使吾等能有一處安身裹腹之所便足矣……”

陸仁被鬧了個哭笑不得,知道自己剛才怪怪的臉色讓陸方會錯了意。於是甩了幾下頭甩掉怪臉,再把手中的書信遞給了身邊的陸誠,這才向陸方微笑道:“既然已經到了我這裡,你們又何必走呢?我剛才臉色怪異,是因為心中感慨我一直想回去的家鄉故土,竟然快沒有了我陸氏的立足之地。”

真是睜著眼睛說瞎話,陸仁和吳之陸氏有根毛的關係……

第二百三十六回 嫡系班底

卻說陸仁說完了瞎話之後,陸方有些遲疑不定的道:“陸先生的意思是……”

陸仁道:“既為同宗之人,又因宗族危急使你們遠來相投,我怎能不納?若不納,我陸仁豈不成了忘卻祖宗的不孝之人?似如此我又有何面目立於世間?”

說到這裡陸仁真想扇自己兩耳光,因為這謊也未免扯得太大義凜然了一些。他算是哪門子的陸氏子弟了?真正願意接納這些人的原因,是現在的陸仁想有點自己的班底來著。

這麼說吧,現在的萌村雖然已經有了三千多的居民,但這些人雖然聽從陸仁的安排,可實際上陸仁自己真正的直系人馬幾乎沒有。這三千多居民之中,糜貞有幾百人,甄氏有幾百人,其餘的就全都是一般的流民。真要是出了什麼要緊事,陸仁很懷疑自己能不能叫到幾個能堅定的站到自己的身邊的人。

在這種情況之下,論忠心的班底,當然是“同宗”中人最好不過,畢竟漢時人們的宗族觀念之強不是現代人所能體會得了的。而陸仁在漢末好歹已經混了幾年,對這一類的事也真的是深有體會,哪怕是清廉如二荀,不都一樣總是在為自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