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蓄”最有用的生字和成語。(字句和段落的結構法,同時也要顧到。) “積蓄”不能僅由硬記隔離開的生字和成語,尤其重要的是要徹底明白怎樣運用的方法,所以必須注意研究上下文的意思。學生知道運用這種研究法之後,他們即在自看課外的讀物,重複幾次遇著同樣或同類的成語,也知道特別注意,把它“積蓄”起來。
21�進一步的研究(2)
關於考問學生對於成語的“積蓄”,我常常用筆試;每星期至少有一兩次,每次只出十個題目,只費學生一刻鐘,所以多試並不妨礙正課的進行。筆試的時候,是抽取書裡最有用的句子,讀著令學生默寫,把成語空出,叫他們自己把所知道的填寫進去。每次各人的筆試成績,教師也要在簿子上記載下來。
教師每次收去的筆試考卷,只要在錯誤處用紅筆畫出,第二次上課時交還學生自己改正後再交進來。這樣可使學生對於所錯的成語得到更深刻的印象,將來用的時候不易再錯。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22�寫作中的“積蓄”
上兩次所談過的是關於英文的說和看的方面,現在要談談怎樣訓練學生的寫的能力。
寫的能力當然和看的能力有著很密切的關係。我已經說過,中國學生不是沒有意思發表,往往苦於所習的英文生字和成語不夠用;要補這個缺憾,只有在看的時候注意“積蓄”最有用的生字和成語。可是僅在看的時候“積蓄”還不夠,還要訓練他們在寫的時候也要下“積蓄”的功夫。這又怎麼說呢?需要相當的解釋。
學生們所用的讀本的內容,大概不外乎故事或傳記之類,並且是分章的。每遇學生讀完一章的時候,我就叫他們各人在課外預備一篇短文,把那章的內容要點,用自己的結構,重新寫出來。這種短文的長短,可根據原文的長短和學生的能力而酌定下來。開始的時候,可限學生寫兩頁或三頁,以後可略為增加。這短文當然不可和書上的原文一樣長;那樣,學生便沒有運用自己重組能力的餘地,所以要比原文短,使學生要用一番思考和選擇。這短文的內容要能儘量包括原文的全部要點;如果學生只是隨便抄錄一段,那是要不得的。這短文既比原文短,又須包括原文全部分的要點,所以學生儘管用著原文裡的許多生字和成語,卻並不能把原文照抄下來。但是因為要用著原文裡的許多生字和成語,便在寫的裡面也包含著“積蓄”的功用。當然,有些學生在課外還自己看些英文的書報,如果他看得有心得,也另有些生字和成語運用在這短文裡面,只須是用得好,也是可以的。這種地方,做教師的也可以鼓勵學生的自動研究的精神。
初學英文寫作的學生,通常往往因為所有的生字和成語不夠用,文法的知識也不夠用,而教師的英文題目卻擺在他的眼前,他為交卷計,不得不瞎寫一陣;生字和成語固然用得一塌糊塗,大半都是“獨出心裁”,只就他所有的中文的語句,“捏造”成不中不英的語句來塞責,文法也是亂七八糟的。教師看了只有皺眉,改不勝改,叫苦連天,大怪學生的不行,不知道學生也不是願意自己這樣不行,無奈腦裡“空空如也”,“行”不出何!用上面所說的那樣辦法,學生寫的時候,有書裡的原文做參考,文法不會錯,就是有也極少,辭意的表現也不必求助於“捏造”的不中不英的語句了。
這種短文須學生於課外自己預備好,然後在課堂上寫出來。他們在課堂上寫的時候,可以看原書,但是不許看自己所預備的稿子。這理由很簡單。學生在外面的時候,也許因為自己的程度差一些,要請教請教比較高明的同學,甚至難免有一兩次請人代寫(雖則這是不應該有的,但是在最初的時候,在事實上也許不能完全沒有),本人也不得不用心,把這短文原稿的意義和結構弄清楚,記清楚,否則在課堂上既不許看原稿,也仍然是寫不出的。學生在課堂上寫的時候,所以許他們翻閱原書,這倒沒有什麼重要的意義;我覺得只是給學生一些便利,使他們不要感到過分的困難,對原稿不必用死記的功夫。學生覺得既有原書可以做參考,在精神上也似乎可以減少過於緊張的苦痛。他們在課堂上寫的時候,不但可以帶原書做參考,還可以帶字典到課堂上來用。
學生這樣開始練習寫作,不但於他們大有益處,就是做教師的看卷子,也可以減少許多麻煩或甚至於苦痛!教師改卷子的時候,只須把不妥當的地方(無論是字的不妥,或是文法的不妥),用紅筆畫出,下次上課時發還學生,叫他們自己在課外改好後再交進來。有的學生需要發還三次,修改三次。為鼓勵起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