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把小三德子送到北營門。這條路雖然遠些,但是沒有卡子口。老鐵一身虎皮罩著,有麻煩也不怕,如何回去不說了。小三德子進城後也沒出事,那是他使出了全部的看家本領,過程也省略不提。
閒話少敘,小三德子到了古聯升,講明事由,單等天亮了。
古興安排小三德子到石頭賴五那屋歇著,讓崔氏也回屋去睡,自己隨英傑英豪去客房合計。如此重大、如此緊迫、如此一命系各方的事項,辦的要穩妥,必須環環相扣滴水不漏。
石頭和賴五要小三德子上炕躺會兒,小三德子執意不肯,牆角摞著幾個蒲墩兒,說坐那兒靠牆迷瞪會兒就行。蒲墩兒是野生蒲草編制的,天津城外凡有水塘溝渠的地界兒,嘛都不長也得長蘆葦和這種蒲草。這兩種生產資料,肯賣力氣就能鼓搗回家,男人們幹完正經活計,就會夏天割蒲草秋後砍蘆葦。天津衛四鄉尤其是在靜海縣,隨處可見拖著石磙,碾葦子壓蒲子的場景。
這些活計通常全由女人承擔,這些材料碾平壓扁,葦子可編席織簍,蒲子則編成蒲包和蒲墩兒換錢。家有勤快的女人,依靠這個進項,不僅油鹽醬醋無憂,或許積攢到年底,能給大人孩子添件新衣裳。好年景,蒲草製品不愁賣,蒲包用作乾鮮貨的包裝,走親訪友提上蒲包顯得特別體面。那年李元文下衛去天津,獨流嘎巴就是拿蒲包裝的,只是這個混蛋給賊送了禮。
磕頭行禮離不開蒲墩兒,坐在上面聊天得是講究主,鄉下人喜歡蹲著吃飯聊天,真讓鄉下坐在上面享受,會有騰雲駕霧般的感覺。這不,小三德子屁股剛往蒲墩上一放,他就暈暈乎乎的暈乎過去了……
(如果支援作者,請點推薦)
正文 二十四回鋼鐵漢帶傷渡河;聖潔女冒險闖關下
(更新時間:2006…9…28 17:59:00 本章字數:4323)
(如果喜歡本書,請到起點支援作者)
小三德子睜眼一看,大天大亮不說,屋裡屋外連個人影都沒有了。
“我的媽呀,這都啥時候了!”小三德子揉著兩眼,慌慌失失從房間跑出來,只見福子在大門外頭套著馬車,馬車椡飭得非常光鮮,像是要去哪家大宅門的樣子。小三德子知道福子是老劉頭的兒子,照老家的輩分稱呼他哥,“福子哥,看見石頭少爺跟賴五兄弟了嗎?”
福子衝他笑笑,“衚衕口攤子上了。”說完接著忙活自己的事情。
小三德子來到衚衕口,見石頭和賴五支好煎餅攤和炊具,依然開張作上生意了。石頭拿著沒有刃口兒的切面刀,“噹噹噹”切著油條果子面劑子,又拿擀麵杖把案板敲的山響,“嗨,早晨的點心不能不吃咧,街坊鄰居都來捧場啦!”
賴五兩頭忙活,他負責攤著煎餅,還得幫著從油鍋裡往外撈果子。吆喝攬生意的活,全仗著燕子的童音兒金嗓子,“嗨,天津衛獨一份,煎餅禿的煎餅,伺候過王爺貝勒,吃一套管一天啦。來呀,噴噴兒香的煎餅果子,住得近的算沾光啦,路過的也來著啦,來一套吧你老,噴兒香噴兒香的呀!”
煎餅攤的生意引起小三德子的極大好奇,天津衛嘛都新鮮,早晨飯不叫早晨飯,叫吃點心。說煎餅是點心還勉強湊合,泡塊餑餑喝碗豆腐腦也叫吃點心,這不糟改嗎?人家桂順齋、祥德齋的點心叫嘛!煎餅禿的煎餅,那不是二十一里堡的買賣嗎?往大了說也是獨流街的買賣,怎麼成了天津衛獨一份!小三德子想不通,他們老古家,大概從老輩子就這樣,只要拔尖的玩意兒,拿過來就是自己的。是的,小鄉巴佬小三德子,永遠也不會明白,屈死鬼也能產生名人效應,如說金錢含著血腥味兒他就更不懂了。
小三德子正想上前問問,大人們都上哪去了,遠處過來輛坐倆人的三輪車,這種腳力他頭次見過,一下子吸引住他的目光。更新鮮的,車上竟然肩並肩坐著一對男女,小三德子嫌臊的慌,不好意思盯著看,可是這對男女一點都不害羞。村裡的兩口子,在自個屋裡也沒這樣的,這叫嘛玩意兒呀!
雙人三輪車上,瑪麗緊靠著英豪的身子,像一對情侶招搖過市。到了這個年代,公開場合男女親暱的舉止,對於開化的上等人不算個嘛,城市居民也慢慢習以為常。可是,鄉下人乍一看見,實在接受不了,小三德子心說,“準不是好鳥。”
不成想,三輪車就在煎餅攤旁邊停住了,“不是好鳥”的這對男女,說著話下了車。小三德子認出來了,穿西服的就是賬房先生那英豪,女的他沒見過,自然不知叫瑪麗。
瑪麗挽著英豪來到攤子跟前,笑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