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嫋嫋而升。
碧遊香需要純陽真火才能催發,餘慈純以目力點燃,這已經遠超出還丹修士的層次了。
無需呼吸收攝,青煙氤氳於室內,形成一個由煙氣構成的圈子,地脈竅穴透入的靈氣,經由煙氣圈過濾、染化,自然變動,與他體內元氣交流,感覺就大不一樣,明顯更有效率,也更具玄妙。
按照無名香經上的說明,這就是長生中人的吞吐天地元氣的效果,妙用無窮。果然,剛剛顯化純陽之兆的神魂頗是受益,因為佛光速成而略有虛浮的根基漸漸穩固。
餘慈將瓷瓶持在手中,卻不即刻開啟,瓶中的化液玄真太珍貴了,還是用做壓陣才好。
他默頌法訣,藉助那特殊的元氣吐納之術,將身體調整到最適合的狀態,然後就聯絡碧落天域的承啟天,以形神物象的變化,影響那邊的元氣流轉。
在衝關之前,餘慈早吩咐了虛生老道,此時承啟天中,一個真靈投影都不見,最是安靜,沒有任何干擾,一年來,儲存起來的至粹玄真,以法壇為中心,化為一道光束,沖霄而起,在天穹之頂嘭然散開,化為朦朦光霧,充斥百畝天域。
餘慈本體這邊,立刻有了感應,泥丸宮中,元神雙眸大睜,放出純陽金光,有破空穿雲之力,與九霄雲外的那處虛空遙相呼應。
先天元氣乃是元神存立之根本,莫看元神如今純陽顯化,金光煥然,卻正如湛水澄所說,虛火旺盛,外表光鮮,殘餘的那一點兒根基,雖是千錘百煉,卻固而不穩,本能地渴求雨露滋潤。
越是如此,餘慈越要定心。
死魔劫數無窮無盡,往往在希望到來之時,給人致命一擊。餘慈完全是把當前的情形當成劫數來對付的,他穩定心神,只是在運轉心法,讓那寶貴的光霧,一點點滲入天域,為其吸收,再匯聚成河,偏又加一個攔截的“大壩”,使之不至於立刻反饋到本體。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七星天衣 九五叱雷(上)
餘慈記得湛水澄的告誡,也深刻了解當前的情況,如果把至粹玄真絲絲縷縷地加進去,就是最標準的“添油”戰術,“灶”裡的虛火,足以將他一年來的成果毀於一旦。
所以,還是要蓄成勢子,一氣而下,方為正解。
時間一點點地過去,湛水澄傳授的心法顯現出了效果,承啟天中,至粹玄真的吸收比例,一開就達到了五成,這比最初的試驗足足高了兩成,而且這個比例還在迅速上升。
不必再說,梵唄妙吟聲裡,七色寶光連綿刷動,轉眼將湛水澄提供的法訣提升到了餘慈理解上的極限,吸收比例最終穩定在七成左右,已經和最初的結果整個地顛倒過來。
很快,承啟天內,收集了整整一年的至粹玄真盡都消化,稍稍蓄勢,便如天河般傾洩下來。
泥丸宮中,元神自發掐了個印訣,身外金光收卷,將那“天河”納入其中,內裡自然還有“虛火”作祟,不過在法訣和餘慈本人的鉗制下,這裡的損耗最多也就是一成,也就是說足足有六成以上的至粹玄真被餘慈吸納,這已經是餘慈預料中的一倍。
這個“一倍”,算到最後,可能是幾十年的壽元!
隨著“天河”傾洩,滔滔大勢也將虛火壓住。這是個此起彼落的關係,初時還要在虛火上虛耗一成,後面就越來越少,幾乎有全面壓制的勢頭。
只是這虛火連著燃髓咒、連著魔劫,又如何會善罷干休?眼看著要一壓到底,那邊就串起了死魔劫數,要來一個內外交煎。
餘慈哼了一聲,感應到天地陰邪之氣,化為一道燥熱的風,吹了過來。
只是外圍有四極天星神禁先擋了一擋,隨後又碰到碧遊香的煙氣圈子,不可避免有了空當,沒能與內在虛火同步勾連。反而因為這燥風,碧遊香中,長生者加持的靈光自然調整,拿出來了應對魔劫的“本能”,吐故納新的方式,又是一變。
變化就是最好的提示,碧遊煙的資訊打入餘慈元神,激起了他的靈感。口鼻間一道靈光噴出,化成與他一般無二的人影,這是太乙星樞分身。
這時餘慈修為長進,分身倒似血肉築成,與常人無異。
那分身化為一道光芒飛去,其氣機運化,和餘慈無比雷同,當下就引偏了死魔劫數,“哧”地一聲長音,還未飛出洞府的分身被魔劫逮個正著,擬化出的血肉之軀,瞬間蒼老、腐朽,直至化灰。
死魔劫數誤中副車,餘慈當機立斷,頭頂一道金光射出,陰神出竅。
此時他純陽顯化之兆愈發明顯,身外金光便是先天純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