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修士,若能在殺劫中僥倖逃得元神,實是可以投胎轉生的,當然前提是破開胎迷,亦即抵擋住生死間的破滅之力,留得上一世的靈明真性。
憑什麼別人神魂飄蕩,被罡風吹散,被陰氣同化,而你能轉世投胎?
世人都說強大的神魂修為,是此中關鍵。餘慈則覺得並非如此。
神魂修為固然重要,可既然修煉了,由陰神至於陽神,走的也是精化氣、氣化神、神返虛的路子,這就不可避免地與天地法則體系密切勾連,不管修為有多麼深厚,一旦身亡,受法則約束,自然天理就是散入天地之間,經過無數次分解、轉化,成為天地元氣的一部分,也許有一些重新聚合,形成生靈,但已經沒有意義。
便像懼水將溺,卻偏往水裡尋,水聚得越多,死得越快。
畢竟一個人的水性再好,也不可能真正與水融為一體,就算真融為一體了,“化入天道”這種詞兒,真的很好聽嗎?
既然此路不通,就應該反其道而行之,突出“人之所以為人”、至少也是“生靈之所以為生靈”的本質。
七情六慾的重要性,恰在這裡體現出來。
人要活得“鮮明”!
喜怒哀懼愛惡欲,每一項都是一個支點,但不是以世俗道德為標準,也不是刻意地離經叛道。人與法則互動作用,千百世以來形成的道德規範,其實早已在漫長歲月的積累下,以千萬億人的意識共鳴為基礎,化入天地法則之中。
故而,若是過於看重世俗道德,則過於板滯,往往混同俗流,不知不覺渾化於法則之中,如鹽入水,頃刻而化;
但若太過叛逆,則醒目而搖盪,如百丈高樓無地基,流星經天,剎那輝煌,根本搭建不起長存的根本。
這不是個簡單的事兒,沒有修煉的成法,甚至不可能修煉,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