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2 / 4)

小說:宋太祖傳奇 作者:九十八度

數尺,不但無法安眠,便連舉火為炊也十分困難。淝水、淮河猛漲,倒灌入城壕,城下一片汪洋,那載著巨炮的大船,被水一衝,漂向壽州城下,城中立即派人乘夜縋下城來,殺散守船兵士,把船都鑿沉了,巨炮沉入水底。那數千個竹籠,被水漂翻,浮得到處都是,又被城中唐兵,著人把撓鉤鉤攏,放一把大火燒了,火光數日不熄。此時已是農田大忙季節,幾十萬民夫記惦著家,眼看快誤了農時,一年又吃什麼了?於是紛紛潛逃,禁約不住,幾十萬人幾天就逃了個淨光。周兵的攻勢越發緩了。

偏生北兵不服南方水土,更不習慣南方潮溼氣候,於是疫疾開始流行起來,痢疾、瘧疾、感冒……總有半數人患病喪失了戰鬥力。

此時,南唐的援兵在齊王景達、監軍陳覺率領下,三萬大軍自瓜步渡江北援;另一路援軍由陸孟俊率領常州得勝之師,一萬餘人乘銳而來,渡江攻下泰州,略不停留,經海陵,便至揚州,屯於北郊之蜀岡。

這蜀岡現名觀音山,山岡自此向西起伏連綿,接廬州、滁州,屬皖山山脈。而自蜀岡以東、以南卻是一片平川,更無險阻。此時守揚州的後周大將是韓令坤,他不料陸孟俊大軍來得這麼快,既失蜀岡,便失形勝,無險可守。加以只有五千來兵,又怕馳援大軍攻佔了六合,斷了歸路和糧道,一時彷徨失措,於是一面飛報與周世宗知道:乞派援兵,並申訴不得不退兵棄揚州的因由;一面便下令部屬準備撤離。此時,周世宗百計攻不下壽州,心煩已極,忽聽得南唐兩路援軍渡江來戰,更是不安。恰在此時接到韓令坤打算撤離揚州的奏文,登時怒火勃發,再出抑制不住。當下立即下旨,命趙匡胤星夜進駐六合,擋住齊王景達大軍;一面派張永德率三千騎去援助韓令坤,著令韓令坤死守揚州,不得撤退一步,旨意嚴厲,切責韓令坤望敵逃遁,太無勇氣。

第十九回 六合鏖戰 二千破敵三萬兵(2)

這壽州距揚州有六百里路程,張永德跑得再快也得四天左右。永德怕延誤了戰機,於是飛函趙匡胤,請他就近阻止韓令坤撤退。

趙匡胤一日連得聖旨和頂頭上司張永德來函,哪敢怠慢?立即著王審琦輔佐趙普留守滁州,自率了馬仁瑀等眾將和二千精騎,連夜出發。滁州至六合恰恰百里,趙匡胤一夜奔至,當即全力部署城防,並著軍使攜了他的親筆信函去阻止韓令坤退軍。

這時,韓令坤已棄城出走,還未離了揚州地界,便接到趙匡胤的急信,拆開一看,只見信上寫道:“弟與韓兄童稚訂交,素欽我兄英爽果決。今唐軍夕至,我兄宵遁,何怯之甚也?弟奉旨拒守六合,為兄後援。張公永德復率勁旅旦夕便可與我兄會師,望兄速返揚州固守,勿自隳令名為天下笑。揚州兵有敢過六合一步者,斬其足。”

韓令坤其實也不是個懦夫,他倉促撤退,乃是為了謹慎,接匡胤信後,既慚且悔,立即下令奔回揚州。幸得陸孟俊不知動靜,一晝夜並未出兵,揚州棄而復守前後不過八個時辰。

過了數日,張永德援軍過六合,聞知韓令坤已回防,心中一寬,便在六合休軍一日,趙匡胤恭謹將他迎入城中,置酒相待,並不請諸將作陪,兩人對飲,相得益歡。看官須知:這張永德乃是周世宗的姐夫,他的夫人是郭威的親生女兒,不似周世宗僅是郭威的義子,因此,他與周室的淵源關係很深。自那年在高平大戰中,他率先和趙匡胤陷陣,從而取得大勝以來,張永德便深為周世宗所倚重,一直主管禁軍,也一直是趙匡胤的頂頭上司。此時,他的官職是御前都指揮使,又是恰恰管著趙匡胤。

張永德為人豁達大度,不喜攪權。他家中富足,又慷慨大方,趙匡胤家本窮,這兩年官職高了,俸給多了,卻因家中人口漸增多,積欠也多,還是時感窘迫,張永德就常常接濟他。他又深知趙匡胤才能出眾,對他很是信任。因此兩人私交很好。日常以兄弟相稱。

兩人飲酒漸酣,張永德忽然長嘆一聲,面有憂色,匡胤問道:“張兄怎地不快活了?有什麼心事麼?”永德不答,匡胤立即揮退左右。張永德又沉默半晌,先問匡胤道:“聽說你打下滁州後,得了不少書籍,有這回事麼?”匡胤道:“也沒得了多少,近來職責漸重,常感學識淺薄,不學無以佐治,所以多注意了些經史,不過‘臨老學吹’,長進不多,張兄又怎地知道了?”永德道:“豈止我知道,皇上也曉得了呢,我還是聽皇上說的。”匡胤一驚,忙問道:“這些小事,怎地會上達天聽了?”永德道:“我告訴你一件事,你可要三緘其口,絲毫不得洩露了!”匡胤見永德說得鄭重,忙道:“這個自然。”永德低聲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