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時,他登時青筋暴露,馬上找來大都的###教士(蒙語譯為“答失蠻”)詢問此事是否屬實。其中一名教士回答說確實有此類記載。忽必烈冷笑:“真主既然命令爾等盡誅異教徒,奈何爾等現在不立時殺盡他們呢?”此教士傻不拉嘰回答:“時機未至,吾等尚缺盡誅異教徒的手段。”忽必烈大臉一沉,怒叱道:“我倒有此手段!”立命衛士把回話教士的腦袋卸掉。同時,他對回回人割喉殺羊的習俗和其他飲食習俗也十分不滿,表示:“此輩乃我大元奴屬,飲食敢不隨我朝乎!”同時下令,敢有再以斷喉法宰殺羊只的,將被以同種方式處死。
雖如此,由於元朝回回人能經商致富和為蒙古人斂財,仍舊大受信任。特別是阿合馬專政二十年,援引同類,回回人的勢力更是滲透到帝國各個角落。值得注意的是,阿合馬本人似乎並不是虔誠的###教徒。
在宗教方面,忽必烈也擅長在各教之間搞制衡。乃顏叛亂失敗後,望見戰場上狼藉遍地的頂端飾有十字架的乃顏部軍旗,元軍中的###教徒歡呼:“看吧,跟隨這種宗教的人,已經被殲滅了!”忽必烈聞言,坐在大象背上頓發雷霆,發表高論,指出乃顏的失敗,正是他叛逆之行激怒了上帝,所以才遭嚴懲。“上帝”是不能被冤屈的,上帝不會站在乃顏這種謀逆之賊的一邊。所以,每逢復活節等節日,忽必烈總是裝出一臉虔誠,與基督徒們一起舉行宗教儀式,像模像樣,收買人心。從他對馬可·波羅一家的厚待,可以看出忽必烈對基督徒確實有好感。這些人不僅能向他貢獻各種異寶奇珍,又能向他講述各種奇聞佚事和蒙古人未到之地的風土人情。
元朝帝王的“精神生活”:佞佛濫施(4)
忽必烈時代,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最為淪落。邱處機死後,全真派隨著教長的死亡一蹶不振。特別是二次佛道大辯論,傾向性明顯的忽必烈徹查道教徒偽造道經之事,並下令當眾剃掉參與辯論的道士頭髮,迫其為僧,狠狠羞辱了這些“仙風道骨”的道徒。當然,道教中的正一道“天師”張可大由於在忽必烈攻南宋鄂州時獻過媚言,說“王爺後二十年當一統天下”,忽必烈記之於心。大元建立後,張可大已死,忽必烈便把其子召至大都封官晉爵,派他主持江南地區的道教事務。所以,忽必烈本人身上“薩滿教”的蒙古人心性十分明顯,對於讖言、巫術、燒骨、施咒等等怪力亂神最感興趣,教門義理倒成為次要。除正一派外,北方的太一道因能為皇帝“祠醮”,也一度大受青睞。總體而言,元代社會中,漢人本土宗教道教頹勢明顯,連遭打擊。且一蹶不振。到了清朝,異族入統中原的帝王們與元帝一樣崇佛,道教更是被排擠得幾無立足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對亞洲特別是中西亞的###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以伊兒汗國為例,旭烈兀與其蒙古、突厥上層統治集團曾到處殘殺迫害###教徒。但是,到他曾孫合贊汗統治期間,為了能使寶座穩固,合贊汗下令全體上層蒙古統治集團及軍隊將領、士兵全部皈依###教,由此,波斯大地徹頭徹尾變成了###地區。昔日存在的多種宗教,幾乎全為一種宗教所代替。這種局面,如果不是蒙古人的鐵血政策,單靠宗教本身的力量,不可能如此快地“立竿見影”。在漢地,忽必烈並未被儒臣說動“以夏變夷”,伊兒汗國和金帳汗國蒙古統治者卻被當地征服者同化。同化後,他們靠強力使廣大地區泛###化。世界歷史上最饒有趣味的一個現象是:一個地區一旦###化,就會永遠###化。可悲的是,強力的合贊汗死後,伊兒汗國迅速衰落,軍事帝國的弱點很快把汗國帶入墳墓。而他推行的###化,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而已。
忽必烈死亡時的政治現實(1)
虛幻的“大一統”:忽必烈死亡時的政治現實
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東北宗王乃顏造反。乃顏乃是成吉思汗弟弟斡赤斤的後代,其祖父乃著名的塔察兒國王也速不花。忽必烈統治後期,為了抑制東北諸王的勢力,罷去北遼東道等宣慰司,在東北置行省進行統治。由於利益受損,乃顏大為不滿,便勾結以海都為首的西北諸王,發動叛亂。
“時西北諸王多欲從之,帝以為憂”。由於侍臣出主意,忽必烈對騎牆的西北諸王大加賞賜,暫時分化了乃顏的聯合陣營。雖如此,依舊有勝納合兒、也不幹等蒙古宗王與乃顏聯兵,共同造反。忽必烈軍事方面很有一手,他派伯顏先據和林,割斷乃顏與海都等人的聯絡。然後,年逾古稀的老皇帝御駕親征,從上都出發,往討乃顏。
同為“黃金家族”,現在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