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部分(1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回到元首府,王元慶換上了一套便裝,不再那麼嚴肅。接待大學生代表的事情,王元慶也考慮了很久。當初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王元慶多少有感情用事。正是大學生的積極行動,對共和國國內輿論產生了積極作用,使更多的共和國公民接受了戰爭,也認識到了戰爭的重要性。大半年忙下來,王元慶幾乎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直到開始推行“基層普選”改革,決定提拔年輕官員,王元慶才認識到大學生的重要性,讓焦魃山邀請學生代表到元首府作客。

元首來到餐廳,開始還三五成群、唧唧喳喳的大學生立即安靜了下來。

“大家好,請隨意。”王元慶呵呵一笑,朝焦魃山走了過去,“聽說,各位不但是學生代表,還是積極活躍份子。當年我讀大學的時候也是學生代表,也非常積極的參與學校與社會活動。坐吧,大家都請坐,隨意一點,別拘束。”

王元慶坐了下來,學生代表才陸續坐了下來。

“大家先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吧,讓我認識認識。”

沉默了片刻,一名西裝革履,看上去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站了起來。

王元慶笑了笑,壓了壓手,說道:“坐著說,別這麼鄭重,就當跟你們的老師,你們的長輩拉家常。”

那名大學生有點緊張,坐下後,趕緊說道:“元首,我是北京大學學生代表路子期,我想知道……元首推行‘基層普選’是否想借此建立具有共和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今後是否會擴大普選範圍?”

“這麼快就提問了?”王元慶笑著搖了搖頭。

那個叫路子期的大學生也意識到自己有點失態,尷尬一笑,低下了頭。

“本來,我想跟大家邊吃邊聊,既然有人提出問題來了,我們就提前開飯。”王元慶看了旁邊的焦魃山一眼,等首席助理讓元首府的服務人員上菜之後說道,“在回答路子期同學的問題之前,我想先問一個問題,各位學的是工科、理科、還是文科?這樣吧,學工科與理科的同學請舉手。”

學生代表都沒想到元首會問這個問題,或者說沒有想到元首會如此隨和。

不多時,近三分之二的學生舉起了手。

“看樣子,學工科與理科的同學佔了大多數。我與另外三分之一的同學一樣,當年學的是文科。”王元慶淡淡一笑,說道,“當然,這不是說工科理科與文科有什麼差別,我只是想說明一件事情,大部分同學都想透過自身的努力、積極參加國家建設,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現在回到路子期同學的問題上來,‘基層普選’確實是一項非常艱鉅的改革,能否建立具有共和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以及是否會擴大普選範圍,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改革是一個國家發展壯大的必然選擇,也是唯一選擇。在坐的同學中,有沒有學歷史、特別是西方歷史的?”

“元首,我是學歷史的。”一名大學生舉起手,“我是人民大學歷史系的碩士研究生莫樂嘉,主攻西方古代史與西方近代史。”

王元慶點了點頭,說道:“歷史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也是一門很有用的學問。我相信莫樂嘉同學肯定非常清楚西方國家發展壯大的根源。除去文化、宗教、科學等等因素,西方國家能夠在數幹裡的歷史中創造輝煌的文明,關鍵就是堅持不懈的改革。改革不是共和國的‘專利’,也不是現在的事物。‘商鞋變法’、‘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王安石變法’、‘張居正變法’、‘百日維新’都是歷史上的改革。任何一個國家,不管是強大的、還是正在發展中的國家,改革都是強國的必經之路。即便到現在,美國也在堅持不懈的改革,只是在很多時候,我們忽略了外界的改革,認為改革是我們的‘專利’。”

這時候,服務人員將飯菜送了進來,焦魃山開始招呼各位學生代表入座就餐。

“我們還是邊吃邊說吧,不然大家餓著肚皮回去,還說在元首府連肚皮都沒填飽。”王元慶呵呵一笑,首先拿起了筷子,“改革是什麼?改革本身就是‘去陳除舊’,是不斷總結經驗教,從中找到最合適的國家發展道路。不管是西方民主制度還是具有共和國特色的民主制度,目的是為共和國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可行的,能夠達到長治久安、增強國力、能夠讓所有共和國公民過上美好生活、從國家發展與社會進步中獲益的體制。什麼樣的體制才能達到這些目的?我不知道,我相信在坐的各位同學也不知道。事實證明,西方的政治體制在我國行不通,因為任何制度都建立在文化基礎之上,我們的文化與西方文化迥然有別,強拉硬套,只是張冠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