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南,由李繼先指揮的第三戰鬥單位部署在柬埔寨的西哈努克市,由杜子歧指揮的第四戰鬥單位部署在琉球的那霸),6個戰鬥單位部署在國內(由江晚承指揮的第五戰鬥單位部署在遼寧省,由蹇柄彪指揮的第六戰鬥單位部署在河南省,由商雪韻指揮的第七戰鬥單位部署在臺灣省,由王學平指揮的第八戰鬥單位部署在廣東省,由傅衛民指揮的第九戰鬥單位部署在新疆自治區,由李東石指揮的第十戰鬥單位部署在四川省)。以往需要由野戰軍完成的國內任務均交給了武裝警察部隊,比如拱衛首都的重任就與戰鬥單位沒有關係,39軍的編制從此撤消(事實上39軍的衣缽已經由第九戰鬥單位繼承了下來)。
這一變化,反映出了第三次軍事改革的主要思想,即提高正規軍的職業化程度。
對擁有10億人口與上千萬平方千米國土的共和國來說,供養20萬正規軍不算多,如果連這20萬部隊都無法全力為戰爭做準備的話,共和國陸軍的戰鬥力肯定有問題。早在半島戰爭期間,共和國的軍事體制就受到了挑戰,當時在第一次戰役之後,各主力部隊損傷慘重,繼續補充作戰人員,而從二線抽調的作戰人員壓根就無法適應戰場,導致包括54軍在內的好幾支野戰軍必須用更多的時間進行休整。在此之後的第二次軍事改革格外強調了正規部隊的作戰能力,並且提高了二線部隊的訓練水準,才使共和國陸軍在印度戰爭期間發揮出了驚人的戰鬥力,但是僅僅提高訓練水準是治標不治本應急辦法,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得從編制上著手。
作為陸軍的中堅力量,20萬主力部隊的質量必須得到保證。
用項鋌輝在向陸軍官兵解釋第三次軍事改革的重要性時的話來說:20萬主力作戰部隊必須確保在任何情況下,打贏一場除了世界大戰之外的任何程度的地區性戰爭,如果達不到這個目的,共和國陸軍就算不上全球頭號陸軍,共和國陸軍的改革就沒有取得成功,必須進行更加深入的改革。
不管共和國陸軍算不算得上是世界上頭號陸軍,用20萬部隊打贏任何激烈程度的地區戰爭不算太高的要求。
用外界的評論來說,如果共和國不急於取勝,並且更加合理的使用兵力,在印度戰爭期間,20萬地面部隊也能擊敗印軍。當然,前提條件是,第三次軍事改革提前5年進行,並且在印度戰爭爆發前取得全部成果。
作為大國陸軍,僅有20萬主力部隊肯定不夠。
雖然在某些人看來,第三次軍事改革中,陸軍就是用“戰鬥單位”取代了原來的野戰軍,但是這絕不是簡單的替換,而是總體戰鬥力的提升。按照項鋌輝提出的改革方案,與“戰鬥單位”配套的二線部隊,也就是“機動單位”才是原野戰軍的對應部隊。也就是說,14個野戰軍中除掉20萬精銳人員之外,剩餘的大約30萬官兵成為了陸軍的二線部隊,而原先的二線部隊改編為預備部隊。因為“機動單位”的主要職責就是維護國內安全,所以需要承擔一些社會義務,比如守衛重要軍事設施、軍事基地、戰略倉庫等高價值的戰略設施,並且在必要的時候參與救災、救火等社會活動。最重要的是,“機動單位”是由野戰軍直接演變而來,除了番號有所變化之外,編制體系並沒發生多大的變化,甚至連指揮體系都與以往一模一樣,所以在必要的時候,“機動單位”能夠隨同“戰鬥單位”一同執行作戰任務,或者為“戰鬥單位”提供兵員。說簡單一點,“機動單位”就是“戰鬥單位”的戰略預備隊,是共和國陸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新的編制體系,賦予了共和國陸軍更加靈活的作戰能力。
事實上,正是需要更加靈活的作戰能力,才對編制做了調整。
用項鋌輝的話來說:印度戰爭之前,共和國陸軍一直在家門口作戰,而且往往有十分明確的目標,為戰爭做了充足準備,能夠依託本土龐大完善的交通系統,因此在戰鬥中無往不勝;印度戰爭之後,共和國陸軍必須走出家門,到更遠的地方去作戰,再也無法依託本土的基礎設施,必須具備更加強大的獨立作戰能力與戰略機動能力,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戰勝更加強大的敵人。
由此可見,“戰鬥單位”確實是最適合未來戰爭的地面部隊。
除了非常強大的獨立作戰能力之外,戰鬥單位的戰略機動能力也非同一般。在標準配備的情況下,一個戰鬥單位的兵力在2萬人左右,各類武器裝備與持續作戰1星期所需的作戰物資的整合總質量在30萬噸左右,能夠由1支擁有8艘戰略投送艦的運輸部隊送往世界上的任何一座港口,並且在到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