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部分(2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格勒的俄軍裝甲部隊就是頂在歐洲腋下的匕首,而駐紮在白俄羅斯與烏克蘭的俄羅斯大軍,就是架在歐洲脖子上的斷頭刀。追溯歷史更能發現,自從到西方留學深造的彼得大帝回到落後守舊的俄羅斯之後,這個內陸國家不但成為了瀕臨太平洋、北冰洋與大西洋、跨越歐亞大陸的全球最大的國家,還成為了歐州列強的心腹之患,更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絕對主力,並且在美蘇冷戰期間,讓西歐列國在戰戰兢兢中度過了16000多個晝夜。由此可見,歐洲新聞媒體大肆炒作共和國的國內問題,無非想拋磚引玉,帶出俄羅斯的民族問題,讓廣大民眾感受到來自俄羅斯的威脅。

可以說,這一招很快就產生了效果。

隨著歐洲輿論集體轉向,俄羅斯迅速取代共和國,成為全球關注焦點。雖然美國的新聞媒體並沒見風使舵,仍然在大力宣傳共和國的民族情緒,但是美國民眾本來就對共和國有根深蒂固的成見,而且早就認為共和國是最大的潛在威脅,所以與中立媒體,也就是歐洲新聞媒體的宣傳比起來,美國新聞媒體的輿論攻勢不但沒有收到效果,還讓部分頭腦還算清醒的美國人開始懷疑美國新聞媒體的公正性,並且由此懷疑美國當局是不是利用了傳媒,想借此達到不可告人的秘密。

短短數日之內,國際輿論就完全轉向,在俄羅斯的牽連下,美國被頂到了風口浪尖。

當時,最受關注的問題就是美國有沒有與俄羅斯秘密結盟。由此可見,很多美國都不願意受俄羅斯牽連,更多的美國人不想為俄羅斯流血賣命。按照美國的相關法律,即便聯邦政府與俄羅斯的秘密同盟條約得到了國會支援,最高法院也可以以違憲的名義,使其成為一紙空文。總而言之,當秘密同盟條約變得不秘密的時候,也就是美國聯邦政府玩火自焚的時候。

實事求是的講,美國當局必須感謝感謝太平洋對岸的潛在敵國。

8月27日,也就在美國當局被“同盟門”搞愕焦頭爛額的時候,共和國元首府新聞發言人與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在一天之內先後對外宣佈,新任國家元首裴承毅將在9月中旬訪問歐洲。

不需要任何提醒,數個小時之內,國際輿論就風向大轉,由西風變成了東風。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21章 倒計時的訊號

共和國國家元首首先訪問歐洲,算是給了法德意等歐洲強國一個天大的面子。這件事情也可大可小,在不同人的眼裡,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

因為地處歐亞大陸,被夾在共和國與歐盟之間,所以訊息公佈之後,俄羅斯新聞媒體最先做出反應。毋庸置疑,所有俄羅斯新聞媒體都認為,共和國國家元首沒有按照慣例首先訪問集約集團成員國等眾多同盟國家與友好國家,而是去了歐洲,擺明了想與歐洲聯手圍剿俄羅斯。

與以往的類似報道不同的是,俄羅斯新聞媒體這次把話說得非常透徹,用上了“聯合”與“圍剿”等非常敏感的字眼。由此看得出來,俄羅斯當局對共和國國家元首首訪歐洲的關注程度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站在俄羅斯領導人的立場上,首先需要擔心的就是共和國與歐洲正式同盟。問題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就算共和國與歐盟正式同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會聯手對付俄羅斯。

如同美俄秘密結盟,中歐秘密同盟的訊息早就傳開了。

雖然在任何時候與任何情況下,共和國當局與歐盟當局都沒有承認同對方締結了秘密同盟條約,法德意等志在完成統一大業的歐州強國更是堅決否認與共和國同盟的可能性。但是從實際情況出發,早在2045年前後,也就是美俄秘密同盟幾成定局的時候,中歐同盟的時機就已經成熟了。當然,站在客觀立場上,共和國與歐盟、哪怕是部分歐盟國家締結軍事政治同盟條約的可能性確實不存在,畢竟歐盟與美國的關係鬥而不破,歐盟也不可能為了共和國而與美國開戰。由此可見,歐盟與共和國最多締結了不具有強制約束力,僅能保證雙方和平友好共處的準同盟條約。也就是說,歐盟不會為了共和國與美國開戰,而共和國也僅僅希望歐盟能夠在戰爭期間保持中立。

問題是,牽涉到俄羅斯之後,中歐的準同盟關係的意義就非同一般了。

共和國與俄羅斯的關係不必多說,關鍵在歐盟與俄羅斯的關係。前面提到過,在烏克蘭入盟的問題上,歐盟就與俄羅斯齷齪不斷,且相互記恨於心。即便在國家關係中,沒有感情一說,站在利益的角度上,歐盟要想正常化,而且成為得到公認的大國,就得統一歐洲大陸,就得向東擴充套件,就得侵佔俄羅斯的生存空間。更加重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