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ModeⅠ的效能缺陷,必然會對“長灘”級的戰鬥力產生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海軍不惜將“長灘”級的最大航行速度降低到60節,也要為其配備數百具導彈發射管,也與MK13ModeⅠ的效能缺陷有直接關係。問題是,這些原本用來彌補主戰武器效能缺陷的攻擊手段,反而成為了美軍指揮官眼裡的主要進攻手段,即“長灘”級不是用大口徑電磁炮作戰的主力艦,而是用反艦導彈,特別是射程超過1500千米的重型反艦導彈作戰的“武庫艦”。
暫且不說“長灘”級上的重型反艦導彈能夠對“秦”級產生多大的威脅,首先來看看美軍的戰術思想。
前面已經提到, MK13ModeⅠ的最大射程在1500千米左右,而在單獨作戰的情況下最大有效射程卻只有1000千米,只有在得到情報支援的情況下,才有可能達到1500千米的最大射程。這一點說明,制約制海武器作戰距離的不再是射程,而是偵察與引導手段,即蒐集戰術情報的能力。毫無疑問,這個問題在“秦”級的身上也體現得非常明確,即在僅依靠本艦的探測手段的情況下,正常交戰距離肯定在1200千米之內。再把眼界放寬一點,即便在航母戰鬥群中,偵察手段仍然是制約艦載航空兵攻擊能力的主要因素。比如在馬爾地夫海戰中,失去岸基航空兵支援的美軍艦隊就不得不拿出寶貴的重型戰鬥機去執行偵察任務,對艦隊防空作戰與進攻作戰都產生了嚴重影響。在接下來的馬里亞納海戰中,共和國海軍與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