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部分(1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北京時間23點15分,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中央計算機向位於近地軌道上的動能攔截衛星發出了攻擊訊號。

在不到30秒的時間內,36顆配備動能彈頭的攔截衛星完成了攻擊行動。

與之前的攻擊一樣,這輪攻擊在開始階段,仍然是悄無聲息的,只是在結束的時候肯定會地動山搖。

所謂的動能攔截衛星,尖際上就是用動能武器作戰的軍事衛星。

當然,所謂的動能武器,實際上就是由一根由小型火箭推動加速,配備了姿態控制火箭發動機的高密度耐熱合金棒。根據打擊目標的區別,這根金屬棒的質量在數百克到數十千克之間。當然,其威力由質量決定,比如在攔截太空目標的時候,一根數百克的金屬棒就能徹底摧毀一顆核彈頭或者一具運載火箭。如果需要對付大氣層內目標,比如空中的飛機,則需要使用一根幾千克的金屬棒。在對付地面目標的時候,就得動用最大號的金屬棒了。雖然沒有裝填高能炸藥,但是憑藉每秒數千千米的速度,其破壞力不容低估。比如1根50千克的金屬棒以每秒6000米的速度落到地面上的時候,動能高達9000兆焦,相當於2142千克TNT炸藥爆炸時釋放出的能量。也就是說,這麼一根金屬棒落在地面上,足以摧毀方圓百米範圍內的所有人造設施。

正是如此,才有很多人認為,動能攔截武器屬於進攻武器,而不是防禦武器。

事實上,在能量武器大行其道的時候,共和國與美國沒有拋棄動能武器,反而耗費巨資開發新式動能武器,並且在近地軌道上部署動能攔截衛星,就是要讓這種更適合進攻的武器行動獲得用武之地。

用動能武器來對付俄軍的導彈發射車,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

對飛行速度達到每秒數千千米的動能武器來說,從數百千米高的近地軌道到地面,也就不過百來秒的事情。

與其他武器相比,動能武器的優勢非常明顯。

別的不說,動能武器很難遭到攔截,更難被能量武器攔截。即便遭到攔截,對地面目標也一定的威脅。

更重要的是,動能武器的打擊來得非常突然。

對導彈發射車上的俄軍官兵來說,等他們感受到異常的時候,動能武器已經落到了地面上,並且發生了猛烈爆炸。就算部分俄軍官兵在車輛行駛的時候仰望星空,也最多隻能看到一些如同流星劃破夜空時留下的光芒,然後就是地動山搖般的爆炸,以及由爆炸產生的衝擊波與聲響。

如果從數百千米高的衛星上向下俯瞰,或者從軌道空間站向下俯瞰,只能看到在漆黑的俄羅斯大地上,突然出現了一朵朵耀眼的火球。不管怎麼說,相當於2噸多猛烈爆炸,絕對不會過於平靜。

因為動能武器很難被探測到,所以直到與部隊失去聯絡,收到鄰近部隊的報告時,俄軍高層才知道,其戰略打擊力量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此時,要想挽回損失已經不大可能了。

甚至可以說,要想減少損失都不大可能。

打擊來得非常突然,也非常猛烈。對俄羅斯高層來說,或者說對俄里斯總統契力亞科夫來說,選擇只有兩個,一是默默承受打擊,二是用剩下的力量進行戰略反擊。

不管怎麼說,契力亞科夫是俄羅斯人,如果他選擇了前者,他就不是俄羅斯人。

莫斯科時間18點25分,也就是遭到打擊後不到10分鐘,契力亞科夫下達了戰略反擊命令。

這個時候,一向謹慎的俄羅斯總統忽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那就是,俄軍的戰略通訊系統為什麼沒有遭到打擊?

雖然超長波與甚長波電臺都是建立在國家電網之上的,即利用電網做發射天線,沒有單獨的天線,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一下子徹底摧毀俄羅斯的國家電網,也就不可能炸掉戰略電臺的發射天線,但是戰略通訊系統也有控制系統,因此只要打掉控制系統,就能使戰略通訊系統癱瘓。

也就是說,如果共和國真的對俄羅斯進行了戰略打擊,為了避免遭到報復,肯定得設法癱疾俄軍的戰略通訊系統,讓俄羅斯總統無法向潛伏在海里的潛艇下達反擊命令,讓俄羅斯無法進行戰略反擊。

如果契力亞科夫冷靜一點,肯定能夠看出其中的問題。

說簡單點,共和國正是要藉此機會,讓俄羅斯的戰略潛艇浮上水面,打掉俄軍最後一支戰略力量。

事實上,在下達了戰略反擊命令之後,契力亞科夫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