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部分(2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問題是,命令已經下達,要想阻止已經來不及了。要知道,戰略反擊命令是總統所能下達的最高階別的命令,其存在的價值就是與敵人一同完蛋,因此戰略反擊命令的優先順序別最高,也不可更改。

到此,面對拼命的俄羅斯,共和國天軍也得全力以赴!,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40章 殺雞用牛刀

因為與戰略潛艇通訊的超高頻與甚高頻電臺的頻寬非常窄,即效率非常低下,接收一條僅有幾十個字元的資訊也需要好幾分鐘,所以俄羅斯總統下達了戰略反擊命令後,率先發起反擊的不是躲藏在北極冰蓋下的俄軍戰略潛艇,而是僥倖逃過劫難的陸基導彈、以及在空中游戈弋的戰略轟炸機。

莫斯科時間18點28分,也就是共和國時間23點28分左右,部署在烏拉爾山西面伯朝拉斯克的俄羅斯陸軍戰略火箭兵第771團第7營的3輛運載著SS…48戰略彈道導彈的發射車駛出了地下洞庫,在最近的發射點上就地展開。發射前的準備工作只用了2分鐘,在沒有進行精確定位的情況下,3輛發射車依次發射了3枚SS…48洲際彈道導彈,3枚導彈的目標分別為共和國的北京、上海與廣州,即人口最多的3座特大城市。

首先得承認,這輛導彈發射車非常幸運。

按照俄羅斯戰略火箭兵的編制體系,1個營應該有9輛發射車,即1個排1輛,1個營有9個排。在此之前,該營在接到戰略警戒命令之後,立即進行了緊急動員,6輛狀態良好的導彈發射車以最快的速度離開洞庫,並且在行駛途中進行了精確定位。可想而知,在共和國天軍的精確打擊到來時,這6輛發射車無一倖免,全部完蛋,雖然沒有在猛烈的爆炸中發生惡性殉爆事故,但是均造成了嚴重的放射性汙染。值得慶幸的是,導彈發射車的公路機動速度不算太慢,在遭到打擊的時候,6輛發射車離營部掩體都有10多千米,沒有對營部構成威脅。更值得慶幸的是,共和國天軍沒有打擊俄軍導彈發射車的洞庫,所以因為故障沒有能夠及時進入警戒狀態的3輛發射車得以倖免。

其次得承認,第7營的營長沒有犯糊塗。

接到戰略反擊命令後,這位名叫謝爾蓋的上校營長立即按時間優先程式給僅存的3個排下達了反擊命令。所謂的時間優先程式,就是用最短的時間把導彈發射出去,不要去管導彈能不能打中目標。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導彈攻擊的肯定是大城市、工業中心、軍事基地等面目標,而不是加固了的點目標,對精度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在攻擊上海這種特大城市的時候,就算偏差了上千米,也不會對攻擊結果造成太大影響。可以說,以當時的情況,共和國天軍的動能攔截衛星還在俄羅斯上空,而動能彈藥完成攻擊只需要2分鐘,如果3輛發射車精確定位,導致其行蹤暴露,因為彈道導彈的上升飛行階段有幾十秒,所以就算能夠趕在動能彈藥落下前把導彈發射出去,也不見得能讓導彈飛到共和國上空,甚至有可能使剛網升空的導彈因故障墜落,後果肯定難以設想。

當然,不管有多麼幸運,還是多麼機智,3枚導彈升空後,共和國天軍就拉響了警報。

早在戰略防禦系統問世之前,戰略警戒衛星就問世了,而且是核大國的必備利器。說簡單點,戰略警戒衛星就是專門用來監視敵國本土的廣域偵察衛星,一般配備了可見光、紅外線與紫外線三種不同的攝像機,也就是分別工作在這三個波段的被動探測儀,只要敵人的導彈升空,就能立即探測到導彈尾焰產生的輻射訊號,並且拉響警報。當然,現代戰略警戒衛星還具備了定位功能,並且透過衛星資料連結入戰略防禦系統,即在發出警報的時候,已經將目標的位置資訊傳送給了戰略防禦系統。如此一來,根本不需要人來操控,戰略防禦系統的中央計算機就將自動控制導彈發射區域上空的攔截衛星,對升空的導彈、以及導彈投射的彈頭進行攔截。

正是如此,3枚導彈升空後大約20秒,剛剛離開對流層、進入平流層,3束高能鐳射就劃破蒼穹,分別落在了3枚導彈的彈頭上。準確的說,是籠罩住了3枚導彈的彈頭,並且迅速向彈頭下方的燃料艙段移去。

隨著鐳射束照在燃料艙段上,率先升空的那枚SS…48立即凌空爆炸,化為一團耀眼的火球,在刺目的光芒消散之後,燃燒著的軀殼墜向了廣袤的西伯利亞平原。問題是,攔截還是來得稍微晚了一點,另外兩枚導彈在被鐳射束照住燃料艙段之前就完成了體彈分離,在爆炸螺栓的作用下,燃料還沒用盡的彈體就主動與被隔熱層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彈頭分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