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翼自動彈開,固定在特種兵身上的外骨骼系統自動調整到適合滑翔飛行的角度,隨後位於腳踝外側的2片全動尾翼彈出。進入滑翔階段之後,電動推進馬達開始工作,驅動背部整流罩內的2具小型漿葉高速旋轉。
在計算機的控制下,滑翔翼上的氣動翼面與全動尾翼透過上下襬動控制飛行高度與飛行方向,電動馬達以無級變速的方式調整漿葉的旋轉速度,控制飛行速度。
閔瑞麟將雙臂叉放在面前,用右手控制固定在左臂上的計算機操作介面。
特種兵只需要為單兵計機輸入飛行航線的必要資料,其他工作全部由計算機自動控制完成。只有自動控制系統失靈,才需要特種兵用固定在身體兩側的拉索式操縱桿控制氣動翼面。在此情況下,必須儘快找地方降落。
設定好飛行線後,閔瑞麟朝四周看了一下。
頭盔顯示系統上出現了其他特兵的方位資訊。非常理想,全中隊的32名特種兵均成功啟動了滑翔飛行系統。
33名特種兵排成3個人字編隊,如同遷徙的大雁,在不到100米的高度上向東飛去。
飛越海峽,到達臺灣島上空,“頭雁”閔瑞麟率先降低飛行高度。
按照常理,因為海面沒有起伏的巒,所以在海面上空的飛行高度可以更低一點。按照實際需要,因為海上的風速比較大,而且風向不穩定,所以飛行高度反而要高一些。到達陸地上空之後,因為要經過一些城鎮與公路上空,所以必須儘量降低飛行高度,減少被發現的機率。
“單兵滑翔器”的極限飛行高度為50米!
即將到達臺北上空的時候,頭盔螢幕上出現了大量光點。短短數秒鐘之後,一些重要的戰術資訊顯示了出來。單兵計算機能夠對作戰人員攜帶的感測器,比如微光夜視儀、紅外夜視儀、單兵雷達等所獲得的資訊進行初步處理,將必要的資訊顯示在頭盔螢幕上。因為單兵計算機的處理能力遠不如大型計算機,所以資訊處理速度要慢得多。
“頭,好像正在打仗。”
“是叛軍與臺軍。”
“孃的,東面的進攻力量明顯強大得多,看來叛軍在拼命了。”
……
“別羅嗦,保持安靜!”閔瑞麟呵斥了那幾名喋喋不休的手下。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共和國擁有一支能夠讓任何敵人畏懼的特種部隊,但是誰又知道,數十年來,這支部隊來來去去,已經換了幾批人。運氣好的,如同項鋌輝與盧誠聞,能夠在離開一線作戰部隊之後升任將軍,甚至成為總參謀長。運氣不好的,如同康曉霆,只能在離開作戰部隊之後選擇退役。當然,誰也不能說康曉霆運氣不好,至少部隊裡每個官兵都將他當作驕傲,因為他娶了共和國最有錢的女人!
想到這,閔瑞麟也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能有康曉霆那種際遇的人並不多,特種部隊的絕大部分官兵在退役之後只能像普通人一樣生活,甚至有很多人因為適應不了社會,再次拿起武器。只是,幾乎沒有退役軍人再次為國作戰,而是成了國際上最炙手可熱的僱傭兵。10多年來,這些曾經在共和國特種部隊浴血奮戰的僱傭兵出現在了各大洲的各個戰場上。非洲的荒原、高加索的山區、南美洲的叢林、中東的沙漠,乃至澳洲的富豪別墅,都能見到這些人的身影。
軍人的宿命就是戰死沙場嗎?
警告器響了起來,閔瑞麟的思緒也回到了現實中。
看到頭盔螢幕上的醒目訊號,閔瑞麟迅速抽起頭盔。“全中隊注意,準備降落!”
三隊“大雁”迅速降低高度,依次跟隨“頭雁”降落。
不遠處,正是燈火通明的臺北國際機場!
卷八 百年積怨 第51章 刀尖
緊急集合鈴聲響起,李東石翻身躍起,踹了躺著未動的張志騏一腳。
“幹什麼……緊急……緊急集合!”
“都給我起來,兩分鐘後到外面集合。”李東石吆喝了一句,對張志騏說道,“讓排長都過來,我到營部去看下情況,馬上回來。”
張志騏點了點頭,動作麻利了許多。
半島戰爭結束後,李東石升任第153旅3營3連代理連長,隨後到國防大學接受了為期2年的培訓,才正式成為連長。五老阻擊戰打得非常慘烈,李東石所在的營,只有1連連長與3個排長活到了勝利結束的時候,包括營參謀長在內,數十名軍官陣亡殉國。李東石升任連長後,張志騏也由士官晉升為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