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3 / 4)

小說:戰爭與回憶 作者:攝氏0度

統提出、一份目擊情況報告,我可以作出安排。而且,到那時我們或許還可以就一份‘概括性宣告’達成協議。”

“我同意。什麼時候出發?”儘管出乎他的意料,帕格還是抓住這個機會。如果斯坦德萊反對,就讓他去否決吧。

“就這樣?按照美國方式。”葉甫連柯站起身來,伸出左手。“我會通知你的。看樣子我們將先到列寧格勒。我可以告訴你——一年多來沒任何記者到過那裡,我相信也沒任何外國人到過。你知道,它還處在被困狀態,但是包圍圈已經被開啟缺口。已經有一些通道,不太危險。列寧格勒是我出生的地方,因此我樂於接受到那兒去走一趟的機會。自從我母親在圍城期間死去之後,我還沒到過那兒呢。”

“我為她感到難過,”帕格尷尬地說。“她是在炮擊中犧牲的嗎?”

“不,她是餓死的。”

第六十一章

餓死的。

這可能是有史以來世界上最悲慘的一次圍城戰役。這是一場和聖經的記載一樣恐怖的圍城戰;象耶路撒冷之圍那樣,據《耶利米哀歌》所述,當時的婦女們煮食自己的子女。戰爭爆發時,列寧格勒有近三百萬居民,到維克多。亨利訪問這座城市的時候,剩下的只有六十萬人左右。其餘的人有一半已經撤離,另一半已經死亡。流行著這樣一個可怕的傳說:有不少人被活活吃掉。但在當時,外間對於圍城和飢餓的真情所知很少。直到今天,大量的真情實況仍諱莫如深,記錄材料都深藏在蘇聯檔案館裡或已毀於戰火。也許十萬人當中沒有一個人說得出來,在列寧格勒究竟有多少人死於飢餓或飢餓引起的各種疾玻這個數字大概在一百萬到一百五十萬之間。

列寧格勒使蘇聯的歷史學家處於尷尬的地位。一方面這個城市歷時三載的浴血奮戰無疑是一篇世界史詩的素材。另一方面,德軍僅僅在數週之內便壓倒紅軍席捲而來,直抵城郊,佈置好這出戏劇的舞臺。一貫正確的共產黨如何對此作出解釋?如何解釋他們為什麼不迅速撤退徒然消耗糧食而對防守城市毫無用處的居民,為什麼不替守軍多貯存必需品以對付日益逼近的強大敵人,藉此來動員這個困在水中的大城市以預防圍城?

西方歷史學家可以自由地、無所顧忌地責備他們自己的領袖和政府造成了失敗和災難。然而,蘇聯是一個一黨專政的國家,黨掌握瞭解決一切問題的永遠正確的方法。這就為蘇聯的歷史學家造成某種尷尬的局面。只有黨才有權分配印刷歷史書籍的紙張。對希望出版他們著作的蘇聯歷史學家來說,列寧格勒之圍就成了他們喉嚨裡的骨頭。為了這個緣故,俄國人民的一個偉大英雄業績一直若明若暗,它的慘絕人寰、光炳日月的真相也就無從大白於天下。

最近,這些歷史學家已經戰戰兢兢地接觸到一些發生在偉大的衛國戰爭時期的錯誤,其中包括一九四一年紅軍在敵人的突襲面前毫無準備的狀態、紅軍瀕於崩潰的處境以及它在近三年中未能把半個俄國從德國人手中解放出來的事實。那時德國人是正在其他幾條戰線上同時作戰的一個小得多的民族。現在的解釋是斯大林犯了一些重大的錯誤。不過情況仍然模糊不清。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隨著難以窺見真相的蘇聯最高政策的一變再變,人們對斯大林作為戰時領袖的評價先是有所降低,後來又有回升。人們還沒把發生在列寧格勒的一切直接歸罪於他。根據教條,黨是無可非議的。

無可否認的是,擁有四十萬之眾的德國北方集團軍在一次迅猛的夏季攻勢中長驅直入,進抵該市外圍,切斷了通往“偉大的國土”——也就是未被征服的蘇聯大陸——的通道。希特勒決定不立即發動一次大規模 攻擊。他的命令要求嚴密封鎖這座城市,使之不戰而降。餓死或消滅它的保衛者,並且一塊石頭一塊石頭地夷平該市,使它成為一片沒有人煙的荒原。

列寧格勒的居民深知,他們休想德國人會有絲毫善心。敵人散發大量傳單不斷催促把該市宣佈為象巴黎那樣的不設防城市,但這是辦不到的。隆冬來臨後,那裡的人民透過冰封的拉多加湖開始在德軍的炮火下把給養運進來。侵略軍試圖以炮火轟碎湖上冰層,但厚達六英尺的冰塊是難以打碎的。在整個冬季,在黑夜裡,在暴風雪中,在排炮的轟擊下,護航隊來往於冰道上,絡繹不絕。列寧格勒沒被降服。糧食運進來後,一些不起作用的人口便坐上空卡車離開了。到了春天冰雪消融時,人口與糧食供應之間也就得到了一點平衡。

一九四三年一月,就在維克多。亨利訪問該市之前不久,一些守衛列寧格勒的紅軍部隊在付出慘重代價之後,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