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就是要把這個‘道’奪回來!以前我小看了國會,可是前段日子唐紹儀、蔡廷幹寫了條陳,讓我對這國會看得更清楚了,這國會就是‘道’!不論這個‘道’是虛是實,是真是假,它都是用來收攏人心的工具,現在聯合陣線‘得道多助’,我們北洋‘失道寡助’,這可不行,我們得把這個‘道’奪回來。所以,我才針鋒相對,派兵做出一副進攻的架勢,逼南方聯合陣線退讓,不過終究是慢了一步,趙北的緩兵之計讓我猶豫了一下,不然的話,不等國會選舉結束,北洋軍就已南進了,咱們就能先聲奪人。”
其他人不明白趙北的“緩兵之計”是什麼,但是趙秉鈞知道,這個緩兵之計就是民國正式大總統的選舉,聯合陣線之所以表示不會推舉候選人參加此次正式大總統選舉,就是為了讓袁世凱舉棋不定,推遲北洋主力大舉南下的時間。
畢竟,現在的北洋軍並沒有十足把握在進攻戰中擊敗南方革命陣營,其它勢力倒也罷了,可是共和軍卻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要打共和軍,必須下定決心破釜沉舟。
實際上,除了宣佈不參加此次正式大總統選舉之外,趙北在背後還做了一系列的小動作來迷惑袁世凱,他甚至拍發密電,向袁世凱獅子大開口,要求共同分享國際銀行團的鉅額借款,至少是一人一半,如果袁世凱肯給,那麼他就解散聯合陣線。
袁世凱對此拿不定主意,曾向趙秉鈞、阮忠樞等幾名心腹親信諮詢意見,但眾人意見無法統一,結果袁世凱只好先拍回電敷衍趙北。
沒等眾人最終拿定主意,國會選舉結果就揭曉了,如此一來,袁世凱立刻變得很是被動,在世人看來,此次北洋軍之所以在國會選舉之後大舉南進,是袁世凱不滿意國會選舉結果的緣故,在道義上,北洋集團很吃虧,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輿論偏向聯合陣線的更多,美國報紙更是上躥下跳,指責北洋集團“破壞憲政”,而且美國民間輿論幾乎是一邊倒的支援聯合陣線,雖然不知道這到底是否意味著美國政府已打算拋棄北洋集團,但是卻讓袁世凱很憂慮。
等北洋方面意識到趙北的緩兵之計,聯合陣線的軍隊已經完成了動員,藉著“考核甲種師”的名義,開始向北方地區集結,對於南方的蠢蠢欲動,北洋也不得不有所動作。實際上,此次南北“大演習”,南方的動員要早於北洋,只不過表面上看是北洋軍先行動而已。
南方的行動是防患於未然,北洋的行動也出於同一目的,但是這行動前後的準備工作,卻是天壤之別了。
等袁世凱結束了總結,站在一邊的段芝貴才小聲說了幾句。
“乾爹,此次北洋軍大舉南下,不能就這麼幹耗著,耗一日就是一日軍費。依芝貴之見,乾脆就藉此良機一舉蕩平革命黨,拼著兩敗俱傷,也要消滅共和軍。只要消滅了共和軍,革命黨就沒了主心骨,拉攏分化,挑撥離間,我就不信,那幫革命黨就是鐵板一塊!”
“香巖,你以為我此次調兵南進,只是為了恐嚇一下那幫革命黨麼?他們既然敢挑事,那麼我就敢殺雞儆猴。”
袁世凱冷笑,拄著手杖走了幾步,提起手杖指著那不遠處的破敗宮殿,冰冷的語氣讓所有人都不寒而慄。
“此次我之所以制訂‘東守西攻’的作戰方案,就是要給趙北和他的共和軍一點顏色看看!不把他打疼了,他就不知道北洋軍有多厲害!此次命馮華甫(馮國璋)督戰鄭州,我就是讓他去打鄂北的,如果進攻順利,一口氣推到武漢也不是難事!這就看馮華甫能不能靈活指揮了。我就不信,就憑一幫剛剛學會摳扳機的會黨、學生、農夫、遊民,就能跟我袁某人苦練了十多年的北洋精銳正面對抗!前段時候,趙北嚷嚷著要把漢口建成華中的模範城市,現在,我就派北洋虎賁去漢口瞧瞧,看看是他的模範城市堅固,還是北洋軍的炮火犀利,他敢建我就敢毀!他敢向我叫板,我就讓他見識一下北洋的力量!”
第304章 必須贏
公元1909年8月5日,孝感。
孝感位於湖北漢陽府腹心位置,自古便是通衢大道,當年太平天國戰爭時期,孝感就因為交通便利成為交戰雙方軍隊過往的通道,湘軍曾在這裡多次與太平軍交戰,後來捻軍興起後,也曾抄掠過孝感。
由於這種地理上的先天優勢,清廷勘探京漢鐵路的時候就確定孝感為京漢線必經之處,京漢線建成通車之後,孝感車站就成了整個湖北境內除了漢口車站之外最重要的交通中轉站,京漢鐵路在孝感拐了個大彎,孝感以南的鐵路往東南而去,孝感以北的鐵路則幾乎是筆直的向北延伸,直達鄂豫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