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大院君送入宮中,強將所有權力移轉給大院君,大院君在日本人的壓力下充當了其代理人。
大院君從那一天一早到被日本軍拉進皇宮為止,期間的經歷真是迂迴曲折。
日本想要除掉閔妃,推舉大院君,很早就派一個叫江本的人去親近大院君。這個江本在23日當天破曉時分突然去找大院君,告知日本軍佔領王宮的訊息後,懇請大院君:
“現在就是大監入宮,趕走閔氏一派,導正國政的機會。小人早向日本政府推薦大監,如果大監不聽小人請求,小人就只有負起責任,切腹自殺了。請大監一定要接受小人的請求!”
大院君怎會以這樣的方式重回朝廷,更不願意充當日本人的傀儡,他不僅沒有答應,臉上的表情還非常的堅定。
正好這個時候,日本士兵一湧而上,想要強拉大院君入宮。江本貌似嚴厲地斥責他們的無禮,不斷懇請大院君自動入宮。
大院君陷入痛苦的沉默之中,許久之後,突然抬起頭來質問江本:
“如果貴國這次的行為真的是為義理而行,閣下能否以日本天皇的名義承諾,在這次事件成功後,不搶奪我國一寸國土嗎?”
江本見大院君中計,當場提筆寫出如下的誓約書:
“日本政府此次行動是為義理而行,這次事件成功後,不取一寸朝鮮土地。特此盟誓。”
這種方式是日本人慣用的伎倆,為了達到目的而寫下虛偽的誓約書,這對日本人來說並不是難事。但是大院君卻相信他們了。大院君曾經發誓要趕走閔氏一派,導正國家,也堅信只要日後振作起來,便可以阻擋住日本的勢力,所以,他仍然接受了日本軍的護衛,進入皇宮。
大院君入宮之後,拜見高宗與閔妃。高宗被日本人的陣勢嚇得一直在發抖,閔妃則以憎惡的眼神瞪著面前的日本人和大院君。
日本公使大鳥對高宗說道:
“皇上陛下與皇后娘娘從今天開始,還按照以前的方式,將所有政務委由國太公處理。”
閔妃眼中噴火,緊咬牙關,但是面對日本人的槍劍,她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在日本人的脅迫下,高宗心不幹情不願的下達聖旨:
“從現在起,所有政務均由國太公裁決,陸海軍的統帥權也歸國太公掌管。”
就這樣,一直以閔妃一派為核心的親清政權,被日本公使和大院君所顛覆,大院君第三次掌握政權。但是,只有這一次,大院君彷彿一個擺設一般,沒有任何實權,只不過是日本的傀儡。
在日本人的組織下,朝鮮組成了一個以金弘集為首的親日政權,原來閔族集團人物被迫害或逐散。日本侵略者以朝鮮的主人自居,為所欲為。他們為了製造能以立即同清朝直接開戰的藉口,唆使在日本刀尖下的朝鮮傀儡改府,按照它的主子的意圖,於7月25日正式宣佈脫離中國獨立自主,廢除中、朝兩國過去所訂條約,並宣佈把驅逐清軍出朝鮮的一切許可權“委託”結日本。
日本海軍在尚未得到朝鮮正式公文之前,25日拂曉,即在牙山口外豐島海面,開始襲擊中國兵艦和運輸船。中國軍艦受重傷,在朝鮮海灘自行焚燬。另一艘僱傭來的英商船,高升號被擊沉,船上中國軍隊一千人不願投降而壯烈犧牲。這是中日甲午戰爭的開端,在甲午戰史上是為豐島海戰。
28日,駐朝鮮牙山的葉志超及聶士成軍隊又被日軍所攻,這時聶士成駐守牙山東北面的成歡驛,首先被日軍包圍,聶士成敗退。而駐守牙山東南面公州的葉志超則聞風而逃。這兩個貪生怕死的將領狼狽北走平壤,從此漢城以下不見中國軍隊蹤影。
這次戰役,在甲午戰史上,是為成歡之役。清廷以日本業已開釁,即電駐日公使汪鳳藻下旗回國。8月1日中國正式對日宣戰,同時日皇也頒下宣戰詔。多年來的中日糾紛,終於在朝鮮的土地上兵戎相見。
清政府對日宣戰後,光緒帝和以翁同龢為代表的主戰派主張入朝清軍立即南進,將日軍逐出朝鮮。但李鴻章主張“先定守局,再圖進取”,反對南進,認為目前清軍只能堅扎平壤,扼取形勝,若進攻漢城,必須添足3萬人。強調兵力不足,而採取消極防禦方針。李鴻章之所以對部署軍事態度消極,是因為他心今總是盤算著惜外國之力求和,他把主要希望寄託在俄國可能的援助上。此時李鴻章與喀西尼仍保持聯絡,有意請俄派兵。
明成皇后14(6)
李鴻章的消極防禦方針遭到光緒帝的駁斥,光緒帝指出,若遷延不進,坐失事機,辦理更為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