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有感情Se彩的。
然而,在同類的其它思維活動中也會有類似的現象。
①〔1930年增加的腳註〕:自從他出版了《拉瑪克里西納傳》(LaviedeRaAmakrishna)(1929)和《維夫卡南達傳》(LaviedeVivekananda)(1930)這兩本書後,我沒有必要再隱瞞我在文章中提到的朋友就是羅曼。羅蘭(Rom—ainRolAland)〔羅曼。羅蘭在《幻想的未來》出版後不久,於1927年12月5日給弗洛伊德寫了一封關於“海洋般浩淼的感覺”的信。〕②克瑞斯塔。第瑞支。格拉柏(ChristianDietrichGrabe)(1801—1836):“確實,我們不可能脫離這個世界,我們永遠呆在這個世界上。”
從我自己的經驗來講,我不能讓我自己信服我具有這種慰藉性質的感覺,但是,我不否認它確實存在於其他人身上。問題的關鍵在於是否正確地解釋了它,是否應該把它看作是宗教全部需要的根源。
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我提不出什麼具有決定意義的建議。透過一種一開始就是致力於使人和世界結為一體的目的的直接的感覺,人們知道了他們與周圍世界的結合——這種觀念是不可思議的,是與我們的心理結構相悖的。因此,有必要尋找一種精神分析的方法,即發生學的方法來解釋這種感覺。下面的思維線索說明了這一點。通常,我們沒有比對我們或我們的自我①更確定的感覺了。在人們看來,這種自我似乎是獨立存在的,單一的,與其它一切大相徑庭的。但是,這種看法是站不住腳的;恰恰相反,自我向內延伸到一種無意識的精神存在中,我們稱之為本我。二者之間沒有什麼明顯的界限,自我是掩飾本我的門面。上述發現最初產生於精神分析的研究中,這一研究在自我與本我的關係方面,還有許多東西將會告訴我們。但是,對於外部世界,自我似乎總是保持涇渭分明的界線。只有一種狀態——一種公認是不平常但不應貶之為病態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中,自我不保持它與外界的界線:在戀愛的較高境界中,自我與物件(egoandobject)的界線有消失的可能。熱戀中的人宣稱“我”和“你”是一體,並且表現得好像這是真的,儘管他的各種感覺
①〔弗洛伊德對術語“自己”(self)和“自我”(ego)的用法的闡述,可以在《自我與本我》(1923年b)標準版,第19卷,第7頁)一書中的編輯導言中找到。〕
現象與此相悖①。生理(即正常)作用能夠暫時消除的東西當然也會受到疾病的攪擾。病理學使我們認識到許多狀態,在這些狀態中,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不清,或者說事實上被錯誤地確定下來。在某些情況下,一個人自己身體的各部分,甚至他自己精神生活的各部分,例如他的認識、思想、感覺都變得對他很陌生,不像他自我的一部分;在另外一些情況下,他把顯然來自他自己的自我而且應該得到自我確認的事情歸到外部世界。因此,即使我們自己的自我也可能失調,自我的界線是不固定的。
進一步的探索告訴我們,成年人的自我感覺不可能生來就是如此的,它一定有過一個發展過程。當然,這是不能用例項表明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卻可以在思維中將其組建起來②。吃奶的嬰幾還沒有把自我與作為他的感覺來源的外部世界分開。在對各種刺激的反應中,他逐漸學會了區分③。
他一定會深深地認識到某些興奮的來源(以後他便知道那是他自己的身體器官)在任何時候都是可以感覺到的,而另外
①〔參看施瑞伯病歷的第三部分腳註(1911年C),標準版,第12卷,第69頁。〕
②參看關於自我發展和自我感覺的眾多著作,從費倫齊(Ferenczi)的論文《現實感發展的階段》(1931)(“StagesintheDevelopmentofthesenseofReality”),到費德恩(Federn)的1926、1927年及其以後的稿件,都可以參考。
③〔在這段中,弗洛伊德談的是已經熟知的問題。不久前,他曾經在《否定》(Negation)一文(1925年h;標準版,第19卷,第236——238頁)中討論過這個問題。但是在更早的時候,他也談到過這個問題,例如《本能及其變遷》,出處同上,第14卷,第119頁和134——136頁;《釋夢》(TheInterpretationofDreams(1900年a),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