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我們稱
①弗洛伊德在《釋夢》第二版(1909)增補的一條腳註中,首次發表了這一評價。但是有理由相信,他的理論則在更早的時候就被他在維也納的追隨者所知悉了。他對蘭克出生論的批評主要見於《抑制、症狀與焦慮》第八、十兩章中。——英譯註。
之為神經病的那些人,在對待危險方面仍然孩子氣十足,並且尚未克服決定焦慮的早期因素。
我們可以認為,上述內容從事實的角度進一步描繪了神經病的特徵。但要說明情況為什麼會這樣,則是不那麼容易的。
我希望你們並沒有失去我的講演線索。
請記住,我們正在研究焦慮與壓抑的關係。我們已認識到兩個新情況:首先,是焦慮造成壓抑,而非如我們曾以為的,是壓抑造成焦慮;其次,被懼怕的本能狀況可以最終溯源到外部的危險情況。我們的下一個問題是:怎樣描述焦慮影響下所發生的壓抑過程?
我認為答案應如下所述。
自我注意到,如果滿足正在形成的本能要求,便會招來一種危險情況——它過去經常出現,現在則又被充分地回憶起來了——所以,必須以某種方式約束、阻止這種本能的精神專注,消除它的力量。我們知道,如果自我是強大的,並把有關的本能衝動吸收入到它的組織中,它就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