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筆硯,一面聽明�念,一面寫在紙上。
三十年來夢一場,遺容手付女收藏;他時話我生氣事,認取姑蘇沈五娘。
曉嵐手錄著明�的遺作,心中辛酸難忍,眼睛充滿著淚水。放下手中的筆,回頭再看明�的時候,她嘴角掛著微笑,已經溘然而逝了。
曉嵐急忙把她攬在懷裡,口中喚著:“明�,明�——,”兩行苦淚潸然而下。
明�這年只有30歲。果然應了她說過的話,不要活過40歲。紀曉嵐想起這些,更是悲痛難忍。明�的死,對紀曉嵐來說,是繼文鸞、汝佶死後的最大悲痛。
於是,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朝中官署,聽不到紀曉嵐那爽朗的笑聲了。他心裡,總是想起在明�身邊時的歡樂時光。好多天,他都痴痴地看著明�的遺像發呆,甚至涔涔落淚,他在明�的遺像上,題寫了兩首詠懷詩。
其一幾分相似幾分非,可是香魂月下歸;春夢無痕時一瞥,最關情處在依希其二到死春蠶尚有絲,離魂倩女不須痴;一聲驚破梨花夢,恰記銅瓶墜地時。
雖然紀曉嵐身邊尚有三房妻妾,但在他心裡,誰也代替不了明�,他對明�的思念,終身未已。萬萬沒有想到,明�死後不久,她的侍女玉臺也相繼夭逝,年齡不到二十歲,就香消玉殞,使紀曉嵐那尚未癒合的心靈創傷,再次遭受滴血之痛。
這時候,紀曉嵐想起明�作的那首“詠花影”的詩來,詩中“三處妻妾花一樣,只憐兩處是空花”的句子,竟然成了明�和玉臺死亡的讖詩。曉嵐疑惑不解,久久思考,莫非是明�的氣機所動,不知不覺的一種自然流露?是耶?非耶?不得而知。在他寫作《閱微草堂筆記》時,記述了上述事實,用以寄託對明�和玉臺的無限的思念。
明�、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