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嵐心想,不是有人說我只讀過《三字經》、《百家姓》之類的東西嗎?好,我就從這上邊出題,看看才子們會不會《三字經》和《百家姓》。
他出了三篇文章的題目,第一篇用的是《三字經》的頭一句:“人之初”;第二篇用的是《三字經》的第十一句:“子不學”;第三篇用的是《百家姓》上的第一句:“趙錢孫李”。
這下可好,參加考試的秀才們都傻了眼,不知道這文章怎麼做。一場下來後,有人抱怨起來說道:“大人出題太平,我們學的是《五經》、《四書》,這裡卻只出《三字經》、《百家姓》,這豈能算作出題?”紀曉嵐微微一笑:“《三字經》、《百家姓》都是啟蒙文字,各位生員尚且未曾讀過,難道尚須重新開蒙嗎?”生員們感到受了奚落,很不服氣,論說紛紛。有人議論道:我們不會,他也不一定會,無非是故作高深,讓我們出醜罷了。於是有人串通了一下,生員一起要求京師大人賜教,講講文章該怎麼作。
紀曉嵐答應的很爽快:“那好吧,我念你們記好了。”於是他把眾生員召集到一起,像高山流水一樣,滔滔不絕地朗誦起來,毫不遲疑,一氣呵成,文章起伏跌宕,很有氣勢,而且詞章華麗,妙語連珠。
生員們都聽得有些發呆,不少人記都記不上,甚至把字寫錯了。
三篇文章做完,秀才們無不歎服,都感到督學大人確是天下奇才。誰再也不敢小看他一眼了。但還是有人感到這樣違背科試慣例,應當出《五經》、《四書》上的題目。
紀曉嵐笑道:“剛才是和你們開玩笑,考好考壞,無關緊要。下面再給你們出個《四書》上的題目,各位考生務須鄭重答卷。”於是重新開考,這次的題目是:“今也南蠻,烏夫。”這倒是《四書》上的一句話,用它來做文章題目,考生們無話可說了。但這個題目不但本身十分刁鑽,而且是讓生員們自己寫文章罵自己,生員們個個猶豫不定,沉吟再三,難以落筆。有的憋得面紅耳赤,心中連連叫苦;有的氣極敗壞,心中暗罵不已;有的看著試題發呆發愣,緊皺眉頭。心中都憋了一肚子火,但這次又找不到藉口發洩,只好把苦水往肚裡咽。有的人忍氣吞聲地把文章寫完了,但都屬勉強成文,文理難求通達,根本不能正常發揮水平,文章中鬧出了許多笑料,讓人忍俊不禁。紀曉嵐在寫批語時,來一番戲謔挖苦,把一幫自恃才高八斗的才子們,搞得威風掃地,狼狽不堪。還有不少的生員,一是氣憤已極,二來是確實難於落筆,不得已交了白卷。
這場下來,生員們不得不服氣了,都承認這位督學大人不但有學問,而且肚子裡很有些花花腸子。訊息很快傳出去,盛府、州、縣的官員們,更對這個北方才子敬慕三分。
時過不久,紀曉嵐到汀州主持科試。試院堂前有株古老的柏樹,高達數丈,虯枝蒼勁,乃為唐代所植。傳說樹上常有神仙出現。
有人告訴紀曉嵐說:“歷來試官到任,都要朝樹禮拜,紀大人拜可不拜?”紀曉嵐稍一思略,說道:“此為木魅,而不是什麼神仙,督學來此,是受天子之命,豈有參拜鬼魅之理?它既不為害,不必去管它,倘若興妖作怪,可將此樹伐掉。”過了幾天,祠堂房門旁刻了一副對聯,是督學大人手跡,對聯題道:參天黛色常如此點著朱衣或是君人們看了,不解其意,一個差役便向人們講述發生在那天夜裡的一件事:紀大人剛到試院的那天晚上,天空晴朗,月光皎潔,微風爽來,古老的柏樹發出簌簌的低吟。差役侍候紀大人,在堂前的石階上,欣賞這月夜中的景色,差役想著柏樹上常有鬼神出沒的事,心裡不由的虛驚起來,不時地向古柏看上兩眼。
突然間,差役看到樹梢上出現了兩個人。藉著月光看去,好像是都穿著紅色的衣裳,兩個紅衣人向著紀大人鞠躬作揖後,消失在融融的夜幕中。
差役一時嚇得說不出話來。驚魂略定,吞吞吐吐地將所見之事稟告大人。第二天,紀大人寫了這幅門聯,吩咐刻在祠堂門兩側。
這件事馬上被傳講開來,人們說得真真切切,不斷添枝加葉,很快督學大人驅妖降鬼的本領被傳得神乎其神。
到汀州不久的一天,紀曉嵐在城中微服遊逛,走到城西的碧雲茶樓,見二樓的陽臺上寫有“以文會友”的字樣。停在下面細聽,樓上人語紛紛,喝彩聲不斷。紀曉嵐猜想是文人在此聚會,想起自己當年在文社與諸友唱和的情景,不由得心裡癢癢。心想我何不登樓一觀,看看這南方文友相會是什麼場面,他們的才學到底如何。
想到這裡,邁步登樓。見十幾位文人學士正在這裡吟詩作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