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3 / 4)

體報道的重要內容之一。作為對應措施,保監會隨後會同人事部,對國有保險公司高管薪酬進行清查,國有保險公司薪酬總體水平增長幅度不應高於公司效益增長,高管人員薪酬水平要和員工薪酬水平保持合理比例。

不過,那些推波助瀾的民營和外資公司則不在其列。2008年初,平安董事長馬明哲曝天價年薪6616萬,引發巨大的爭議。

客觀分析,這份薪酬的獲取形式是合法的。但是,唯一的命門在於,天價年薪忽視了中國國情,市場的草根情緒普遍不能接受馬明哲本人平均每日進賬18萬多,這樣令人咋舌的“高薪”。

平安叛將錄(1):創業元老之離散路線

所有的挖角大戰中,平安最易受傷。

最為市場化的平安成為中國保險行業的“黃埔軍校”,遍佈於行業的平安人才,成為平安對於中國壽險行業的最大的貢獻。巧合的是,每次平安人才的大流動,均對應新保險牌照的派發。回顧過去10年,這期間有三次大的牌照傳送。

第一次是1996年,人民銀行批准了泰康、新華、華泰、永安、華安等5家新公司。此前,國內只有5家保險公司——中國人保、太平洋、平安、天安和大眾。

第二次是2000年前後,生命、民生、東方和恆安4家“殼”公司破土而出。幾乎同期,太平人壽和太平保險以“復業”的名義獲得當時依然稀缺的保險牌照。

第三次乃至2004年,監管部門一口氣批准了18張以上的新牌號,再度引發平安後起人才的紛飛。

這三次牌照的批發,以及隨後興起的各地分公司擴張浪潮,誘發了平安內部的高層人事動盪,亦鑄就了平安保險“黃埔軍校”的人才地位。

1995年以前,平安的三位核心創始人——馬明哲、孫兵、李鋼分別端坐在集團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副總經理的位子上,孫、李在平安的地位僅次於馬。

巧合的是,孫兵、李鋼的職業生涯均起點於人保吉林分公司。吉林人保南下闖深圳的不獨孫、李二人,後繼者還包括後來的平安產險協理、保監會主席助理袁力等,而馬明哲本人亦為吉林人氏,成為平安早期極為獨特的“吉林現象”。

新華人壽組建之初,向孫兵伸出橄欖枝,平安第二號人物、時任常務副總經理的孫兵毅然離開平安,出任新華人壽保險公司總經理。隨同孫兵一起離去的還包括平安總部總經理助理兼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孫偉光等多名大將。

同一時期,曾任平安保險壽險協理和北京分公司總經理的劉經綸也另覓新主,就任泰康人壽保險公司總裁。此前的1996年,原任平安南京分公司總經理的陳剖建也從平安辭職,出任天安保險公司董事長,並連任至今。

孫兵等的前後出走,引發了平安的第一波人事地震。追尋孫兵等的腳印,2000年前後,4家“殼”公司,以及緊跟其後的太平系列,再次激發了平安高管的創業激情。

其中,引人矚目的有3人,李鋼、田地和趙衛星。

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平安集團副總的李鋼,自其參與建立平安直至離任,從來都是個風頭很勁的“主”。1995年,美國林肯金融集團曾以數十萬美金的年薪,盛情邀請這位當時平安最年輕(30多歲)的高管加盟。不過,此時的李鋼卻婉拒林肯金融,併成為平安總部副總,分管壽險和投資。

但是,1997年底,李鋼被安排調任平安足球俱樂部董事長。當年最熱鬧的事情是,平安保級之時,據稱李鋼攜鉅額現金至現場,大聲“衝啊”,激勵士氣,最終保級成功,現場數人民幣分發給球隊。1999年底,保級將軍李鋼作別平安,出任籌建中的生命人壽董事長。

頗有輪迴的是,時隔不久的千禧年初,平安將林肯金融集團的Stephen Meldrum和林肯上海代表處的首席代表Stephen Clinton招至麾下,有意思的是,此二人正是當初代表林肯金融力挖李鋼的直接當事人。

或許巧合,就在李鋼宣佈“不玩了”的時候,平安高層人員就相繼有壽險協理何志光、黃萍、產險協理蔡生等宣佈離開。何志光隨後參與太平人壽的復業,率領太平人壽打下今日之江山,追隨何志光的還有平安壽險上海分公司原副總經理、後為集團團險事業部主持工作的副總嚴峰。

而蔡生先就職於華泰保險,後棲身華安保險,經歷了這家公司從國有股份制至民營股份制的全部變化。

2000年前後,還有一位平安的“大佬”離開,這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