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入選該榜單的中國內地非國有企業的“新科狀元”,實現了馬明哲創業時的夢想。
2003年的最後兩個月裡,中國保險行業無限風光。
人保財險和中國人壽先後成功登陸海外資本市場,為“股改上市年”暫時畫上句號。
截至2003年10月,保險業資產總額為8319。23億元,接近萬億大關。但是,高速增長的背後隱憂亦存。
保險的另外一個輪子——投資卻沒能跑起來,2003年,中國保險行業投資收益僅有可憐的2。68%,只比一年銀行存款利率略高,創下近10年的最低點。長期追求數量而忽視質量、追求保費而忽視利潤、追求單純模仿而忽視創新的粗放經營模式沒有根本性扭轉。
“做大做強”之辯證法
這一年1月24日下午,2003年全國保險工作會議如期於北京召開,新任的保監會主席吳定富,發表了近3個小時熱情洋溢的“施政演說”。
吳定富說:“在5到10年的時間內,要真正把中國保險業做大做強,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我們中國的保險業應該、也有能力為世界的保險業作出貢獻。”
而到年底,兩家國有保險公司先後海外上市,其中中國人壽還是香港、美國兩地上市,“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夢想,形式上得以實現。這次會議勾畫的藍圖,包括放寬保險資金投資、設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新批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上市、鼓勵保險到中西部等,皆成為後來中國保險發展的主軸。
但是,這次會議最富影響的卻是“做大做強”這四個字。它不僅是這一會議的主題詞,而且日後成為決定中國保險行業走向的戰略方向之一。
“做大做強”有其深刻的行業背景。
中國長期以來形成了以銀行為中心的金融體系,使得中國金融的三大支柱銀行、證券、保險中,保險的影響力最不濟,聲音最弱小。要改變命運,唯一的辦法似乎只有快速發展。
不可否認,“做大做強”的戰略將中國的保險行業帶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開創了中國保險行業近30年之最大變局。但是,實施過程中,“做大做強”被片面理解,片面執行。因為“做強”難,但是“做大”易。
而要“做大”無外乎兩種路徑:一是做大資本;二是做大規模。前者一方面催生了保險公司海外、國內上市的熱潮,新的保險主體不斷湧現,民營資本得以大踏步挺進原本相對封閉的保險行業;後者使得投資型保險風生水起,保險加入對鉅額的居民儲蓄的爭奪。
但是,片面做大,負面影響突出。
民營資本持續注資的能力相對較弱,而短期要求回報的心情迫切。公司層面上,保險公司從傳統的內部人控制,演變為資本控制,公司治理亂象不斷。同時,保險不做保險,而做理財,不僅偏離了保險的核心業務,而且使得保險業的發展走上了一條高風險的不可持續發展之路。
這樣的風險並非沒有徵兆。
2004年4月14日,《中國保險報》發表了一篇類似評論的文章《保險業:做大做強還是做秀》,該文對於片面的“做大”從五個方面提出了批評。
“數字大,不等於保險業做大”;“個體效益好,不代表保險業做強”;“靠技巧展業,再強大也是騙來的”;“嫌貧愛富,做大做強又有啥意義”;“做大做強了,不等於實現了小康”。
文章直指壽險產品的結構不當。
“占人壽保險新單保費80%以上的投資類險種,即使真的有可能再過幾年,將保險公司總資產從1萬億做到銀行業的27萬億那樣大,但又能說明什麼?無非是將老百姓手中的鈔票從一個籃子裡一起搬到另一個籃子,整個國家的財富並沒有增加,沒有創造任何價值,而憑空增加搬遷費用。”
因為文字過於辛辣,再者標題容易產生歧義,這篇意在幫忙的文章,卻幫了倒忙。不僅業內引發軒然大波,而且導致刊發此文的《中國保險報》內部不得不作出相關的人事調整。
同年10月,《21世紀經濟報道》資深記者馬斌採寫了中央財經大學郝演蘇教授的一份課題報告,形成文章《保險“泡沫”真相》,再度指向壽險行業的產品結構。
該文認為,“2003年中國保險密度大約40%有‘泡沫’嫌疑”。據中國保監會統計,2003年我國實現保費收入3880。4億元,同比增長27。1%。其中,人身保險實現保費3011億元,同比增長32。4%。2003年的人身險保費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