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小說:唐朝那些事兒 作者:浪劍飛舟

霸王硬上弓的強打還是另尋良策?

李密在權衡各種方案的利弊後,提出一條一箭四雕之策:主攻離洛陽一百多里的隋軍囤糧重地——洛口倉。

按李密的分析,如果打下洛口倉,可以有四個好處(四雕):

其一、我軍可得到大量糧草補給。

其二、可以切斷洛陽至洛口倉一線的補給,對於洛陽守軍有釜底抽薪的作用。

其三、用洛口倉的糧草賑濟災民,有利於吸引更多人加入隊伍,為將來打天下積累資本。

其四、以洛口倉為誘餌,可調動洛陽守軍出城增援,有利於在運動戰中消滅其有生力量。如此明顯比在城牆下硬拼好。

對於打洛口倉的可行性及具體操作方案,李密也考慮好了。他認為,目前洛陽雖已得到訊息,但其工作還僅限於加固自身城防,暫時沒有兼顧到洛口倉。如果部隊馬上行軍,展開偷襲,一方面洛口倉沒準備,另一方面洛陽的救兵又不能及時趕到(有一百多里路),可一舉而下。

(密謂讓曰:“事勢如此,不可不發。兵法曰:‘先則制於己,後則制於人。’今百姓饑饉,洛口倉多積粟,去都百里有餘,將軍若親帥大眾,輕行掩襲,彼遠未能救,又先無豫備,取之如拾遺耳。比其聞知,吾已獲之,發粟以賑窮乏,遠近孰不歸附!百萬之眾,一朝可集,枕威養銳,以逸待勞。縱彼能來,吾有備矣。然後檄召四方,引賢豪而資計策,選驍悍而授兵柄,除亡隋之社稷,布將軍之政令,豈不盛哉!”)

這個作戰方案不光構思精奇卓絕,而且通盤考慮縝密無漏!

高!實在是高!李密之雄才大略不能不讓人佩服!

聽完李密的一番雄論後,翟讓大概眼睛都直了,心想:天哪!太有才了(見過有才的,但沒見過這麼有才的)!俺跟定你了!

他馬上表態:“只有真英雄才能圖謀如此大略,俺自愧不如。一句話,你當老大,俺聽你的。你唱主角,俺跑龍套。”(讓曰:“此英雄之略,非僕所堪;惟君之命,盡力從事,請君先發,僕為後殿。”)

於是李、翟率精兵七千,火速偷襲目標。結局果如李密所料,一舉而下!(庚寅,密、讓將精兵七千人出陽城北,逾方山,自羅口襲興浴倉,破之)

之後,李密馬上開倉放糧,賑濟四方災民(開倉恣民所取,老弱襁負,道路相屬)。 。 想看書來

4、經略洛口(2)

當洛口倉出事的訊息傳到東都後,洛陽方面的普遍看法是:一、這群土匪真不咋的,本以為他們狗膽包天要來攻洛陽,誰想到卻只敢打小小一個洛口倉,太叫人失望。二、想必這群土匪是餓瘋了,才去搶糧倉。三、洛口倉乃囤糧重地,必須馬上奪回。四、從一群餓鬼手中奪回洛口倉的難度不大。

既然行動很容易,一幫權貴的公子哥兒、親戚朋友、甚至國子三館的學士,都唯恐白白浪費一個撿大便宜立大功的好機會。他們拿著精緻昂貴的裝備,穿著光鮮華麗的時裝,帶上平整嶄新的旗幟,託關係走後門,擠破頭地來隨軍出征。(時東都人皆以密為飢賊盜米,烏合易破,爭來應募,國子三館學士及貴勝親戚皆來從軍,器械修整,衣服鮮華,旌旗鉦鼓甚盛。)

受大夥兒高度參與的熱情刺激,洛陽很快就湊集了一支兩萬五千人的部隊,在虎賁郎將劉長恭(主帥)、光祿少卿房崱(副帥)的率領下,敲著鑼,打著鼓,得意洋洋地向洛口倉方向開去。

洛口倉位於今河南鞏縣東北(洛陽的東面),對於行軍路線,主帥劉長恭決定採取東西夾擊的方案:一路為主力,由他自己率領,自洛陽出發,從西向東打。一路為偏師,由河南討捕使裴仁基率領,自虎牢關(在洛口倉東面)出發,自東向西打。他們約定,兩路人馬在某時某地集結後,再統一發起總攻。(長恭等當其前,使河南討捕使裴仁基等將所部兵自汜水西入以掩其後,約十一日會於倉城南。)

由於李密已料到隋軍遲早會來,所以一直密切關注著洛陽及周圍城鎮的動向。這邊劉長恭剛出城門,那邊探馬就忙不迭地來回跑著通風報信。及時準確的情報,為李密的作戰策劃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己方僅七千人,人家卻有數萬人(加上裴仁基的虎牢軍團),這一仗到底該怎麼打?

由於敵眾我寡,正常的思路往往是先集中兵力,以機動作戰的方式將敵軍各個擊破。即趁劉、裴未會師前,先向東打較弱的裴部,然後再回師向西打較強的劉部。

但李密沒有采取這一策略。可能他擔心,如果集中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