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公司經理辦公室需要秘書。她發簡歷,電話聯絡到與公司辦公室主任面談的機會。
馮叩開門,是文電室。
秘書見有人來,便去請示主任。
這時走進來一位先生,拿著傳真記錄單。
馮走上前,看了傳真,說:“看來這份傳真要得很急,我可以幫您發出去嗎?”
馮拿過需要fax的檔案,做了一些修改,然後撥通電話熟練地將傳真發了出去。
“小姐就是新來的秘書?”
“不是,但我希望能來當秘書。”
“你為何選擇我們公司?”
“我覺得以我的知識和能力能勝任貴公司的工作,我畢業於秘書及辦公自動化專業。”“你覺得能勝任?”
“對,我覺得行,我想我有充分的準備。”“你什麼時候能開始工作?”
“如果需要,我現在就可以工作,我希望您能幫助我。”
先生笑了,說:“我也這麼想。”
過了一會,辦公室主任來了。但已無關緊要了,因為發電報的先生就是總經理。
第二天,馮就上班了。
面試時間一般都不長,方式也比較單一簡單,但在一問一答中,精明細心的主試官完全可以瞭解一個人的品行特點。
回答問題的技巧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平時就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好品行的人。對於有品德的人,不需要掩飾什麼,不需要絞盡腦汁。
忍力陷阱
忍力即忍耐力,是人對事物的寬容和耐受程度。沒有對挫折的容忍力,就沒有堅強的意志和耐力。忍與耐不可分離,忍是耐的基礎,耐是忍的結果。有忍力才有耐力。
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現一些坎坷,遇到一些逆境,碰到一些困難,遭到一些失敗,這是難以避免的現象。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某種意義上說,磨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是必要的。
面試官往往會用懷疑尖銳、咄咄逼人的眼神逼視對方,令對方心理防線步步潰退,然後冷不防用一個明顯不友好的發問激怒對方。
“你性格過於內向,這恐怕與我們的職業不合適”
“你經歷太單純,而我們需要的是社會經驗豐富的人”
“你的專業怎麼與所申請的職位不對口?”
“女性常常會對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你怎麼看?”
“從簡歷看,大學期間你沒有擔任學生幹部的經歷,這會不會影響你的工作能力”
“我們需要名牌院校的畢業生,你並非畢業於名牌院校”
“你的相關工作經驗比較欠缺,你怎麼看?”
“你的學習成績並不很優秀,這是怎麼回事?”
刁鑽或讓人感到非常尷尬的問題,檢驗應聘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對咄咄逼人的發問,應聘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無論如何不要被激怒,如果被激怒了,那麼就已經輸掉了。
有時甚至會用明顯不友好的發問方式,或用懷疑和傲慢的眼神,試探應聘者的心理素質和為人處事的素養。如果應聘者被激怒,或失去了信心,那就中了圈套。
王先生做秘書已經好幾年了,很想換一個行當。
後來參加了一次面試,職位是業務經理。
面試時考官問了一些常規性問題,他都對答如流。
面試已近尾聲,雙方談得很愉快。
這時考官又多問了一個問題:“你認為對你來說,現在找一份工作是不是不太容易,或者說你很需要這份工作?”
按常理,如果回答“是的”,便大功告成。
但他為了表現得不卑不亢,便說:“我看不見得。”
這位人事經理頓時打消了錄用的念頭,理由是“此人比較傲”。一句話斷送了一次機會,他很後悔,卻無濟於事了。
現今就業市場畢竟供大於求,典型的“買方”市場。就業形勢如此嚴峻,何不學乖一點,何必要“不卑不亢”,謙虛一點又何妨。
許多公司都非常重視員工的情商,甚至認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有的公司還會專門聘請心理學家設計一些測驗,測試性向和情商,有的面試官會以刁難、激怒、刻薄等方法測試一個人的應對力和忍耐力。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僱主開始時非常刻薄,但過了一會態度變得很友善,其實就是這個原因。
面對主考官故意表現出來的咄咄逼人或者不友好,關鍵是心態要好,微笑面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