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就連八股文是什麼樣兒都沒見過。中國的現代教育哪會重蹈當年科舉制度的覆轍?你是不是在故作驚人之語?”
答曰:否。誠然,我們在考卷中消滅了八股文、在課堂上剔除了四書五經、在制度上廢除了殿試和進士及第。但是,如果以為僅如此就可以徹底消滅科舉制度的幽靈的話,那實在是很幼稚的。要我說,八股文、四書五經、進士及第不過是科舉制度的外在形式,如果科舉制度的靈魂--即精神實質--得不到徹底清算的話,那麼,科舉制度的幽靈完全可以假現代教育(甚至是教育改革)的名義重新在中華大地上游蕩。
考察中國目前的教育現狀,很多弊端都帶有科舉時代的影子,有的甚至如出一轍;科舉制度的很多僵死的、迂腐的考試觀念在今天仍然存在。所以,我們必須對今天的教育抱有足夠的警惕,同時加速教育體制改革,不要讓中國的現代教育重蹈科舉制的覆轍。
一
中國的科舉取士制度自隋唐至宋再至明清,逐步由一個意在擴大統治基礎、公平、公正選拔人才的好制度轉變成了鉗制人們思想、束縛考生個性的壞制度。這其中的原因非常複雜,在有限的篇幅內不能一一細說,只能揀幾點跟現實生活聯絡密切的原因談一談。
在科舉制度演變的過程中,宋代是一個值得關注時期。在宋之前,科舉一直是一種先進的選拔人才的制度。與漢代的察舉制相比,科舉制有顯而易見的公正性,它有利於破除門閥體系,具有反對血統論的意味。以公平、公正、公開的考試方式來選拔人才,是科舉制度最傑出的歷史貢獻,這一點,無論如何都不能抹殺。但是,我們必須明白,一項好的制度猶如一塊肥沃、富饒的土地,如果“開發”過度,它就會“水土流失”,就會“沙化”,並最終演變成像鹽鹼灘一樣的不毛之地。用今人的語言來表述,宋朝對科舉制度的破壞性“開發”主要有以下幾項:擴招、計劃錄取、圈點考試範圍。
先說擴招,宋朝選士比唐朝要氾濫得多,唐朝每屆僅取進士三四十人,宋朝則動輒“錄取”四五百人,是唐朝的十多倍。比如北宋鹹平三年(公元1000年),宋朝即取進士409名,加上其他諸科1129名,共計1538名。擴招在當時滿足了一些讀書人獲取功名的願望,可是卻降低了“門檻”,降低了質量。更嚴重的是,招收了如此多的“人才”,讓他們如何就業呢?在封建社會,讀書的目的就是要升官發財,所以朝廷就只好增加官位,好讓“士子”就業,於是,宋朝就出現了臃腫的官僚機構和官僚隊伍。臃腫的官僚機構和大量的冗官耗費大量的費用,所以,宋朝儘管商業還算發達,但財政壓力一直很重。同時,臃腫的官僚機構和大量無所事事的“冗官”必然導致相互扯皮,內耗嚴重,效率低下,*和派系紛爭更是不可避免。還是以數字來說明,唐朝的中央政府官員多的時候達到過2000多,唐太宗銳意改革,一下子就將其減至634人。宋仁宗時期,宋朝的中央官員超過了萬人。 。。
當下教育的科舉之弊(2)
宋朝的計劃錄取係指它的“逐路取士”。到了宋朝,中國的經濟重心已經開始南移了,各地的經濟發展和教育水平的不均衡現象也已經出現。這種狀況影響到科舉制度,就是發生了歐陽修和司馬光關於是“唯才是舉”還是“逐路取士”的爭論。歐陽修主張按統一標準對待全國各地考生,即“唯才是舉”,類似於“全國一條分數線”;而司馬光認為,應該照顧到各地經濟發展和教育水平的差異,將全國的錄取名額分配給各個地區,“逐路取士”,這類似於現在的“各省單獨劃線”。王安石變法失敗之後,司馬光“主政”,“逐路取士”的原則得到了貫徹,並一直被後人繼承。“逐路取士”的好處是照顧了地區間的現實差異,但弊端也極其嚴重,那就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破壞了考試的公正性,而且還直接誘發了舉子“冒籍”的行為。所謂冒籍,其實就是古代的“高考移民”(最近兩年,“高考移民”現象頗受媒體關注,其實,此事古已有之)。因考中進士的誘惑極大,為了確保考中,教育發達地區的考生透過種種途徑,冒各種風險,將自己的戶籍改到教育欠發達地區。為了對付“冒籍”應試,宋以後的各朝各代想了很多辦法,制定了許多極為嚴厲的處罰措施,但都沒有杜絕這種現象。濟南在清朝時出過一個狀元陳冕,他考狀元時用的就是“北京籍”,相當於今天的山東考生“移民”到北京去參加高考。
至於圈定考試範圍,就是宋朝透過考試改革,改原來的考詞賦為考經義。評判詩詞歌賦的好與壞,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