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著名的打火機企業,老闆周大虎也把兒子周小虎提前安排進企業學習了。而另外,若干年之前,知名的四川民營企業希望集團劉氏兄弟分家,到目前,分了家的劉永行和劉永好看來都情況良好。
其實問題的關鍵不是家族公司好不好的問題。而是怎樣把公司辦好的問題。家族與否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別辦成家庭公司。什麼叫家庭公司呢?就是家裡的人情世故進公司了,家裡的規矩進公司了。它們壓倒或者代替了公司的規矩與原則,這就是家庭公司。譬如說,老闆的兄長進入了公司,那就註定是副總。即便不是副總,副總也管不了他。原因只有一個,這是老闆家里人。封建王朝的時候叫皇兄。皇兄國舅都是惹不起的人物。這等於把家裡的人情世故帶到公司了。2000年的時候,浙江杭州一家飲料企業,兄弟姐妹一家人都在公司工作。最小的弟弟是大股東和董事長。因為公司管理太嚴,涉及到兄嫂了。最後一家人春節團聚大打出手,兄嫂把無情無義的董事長弟弟給了一通重拳教訓。這是中國家族公司的一個問題,有家庭沒公司。家規大於公司,人情大於原則。
家庭公司的第二個表現是職業化建立不起來。不管你請了多少多麼優秀的職業經理人進來,在巨大的家族力量面前,這些人始終是弱勢群體。他們無力改變什麼,要麼與公司裡的家族成員激烈碰撞,要麼忍氣吞聲碌碌無為,最終出走。家族公司請職業經理人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大股東真的覺得家族企業往長期想沒有前途,想透過職業化使家族成員退出經營層而成為投資人。另外一種情況是大股東自己搞不定家族成員,他沒辦法讓家裡人具有良好的職業意識與能力,於是就謀求借用職業經理人來解決問題。不好說一定誰對誰錯。總之,大股東的責任是推不掉的。如果你已經把公司辦成了家庭公司,那麼很難有人能幫你擦屁股。你只有自己去解決。最多,別人只能配合你。
不必要理論家族公司優劣,也不必要否定家族公司特殊的魅力。“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關鍵是要守軍紀,而不是家規。中國的家族企業守軍紀的少,遵家規的多。所以它們是家庭公司。一旦守軍紀了,其實家族與否並不重要。什麼叫軍紀?就是沃爾瑪每一個家族成員都只有自己手裡那一份股份,你如果笨就在公司裡什麼角色都撈不到。可口可樂、惠普的創始人家族裡有一大堆這樣的食利者。你如果能幹,IBM的老沃森也可以把位置交給兒子。什麼叫家規呢?就是阿斗再笨也要當皇帝,儘管他當皇帝江山會丟,儘管他當皇帝也是事事由諸葛亮做主,那也要阿斗當皇帝。因為他是劉備的兒子。這就叫家天下。家規大於天下。中國的家庭公司也基本上是繼承了這樣一種傳統。
。←虹←橋書←吧←
第32節:大處著眼辦小公司
組織篇
大處著眼辦小公司
大處著眼辦小公司
常有警言妙句的馮侖先生曾說:像辦大公司一樣辦小公司,這樣的小公司將來可能會有出息。這句話與我們老人說的小孩“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有些近似。一家小公司要會賺錢,同時又要能夠把胎坐好。小公司坐胎要正,它才可能健康長大。這是一位企業家朋友說的話。就像小孩一樣,有的小孩不撒謊,有的小孩喜歡撒謊。喜歡撒謊的小孩將來長大成人之後會有問題。有的小孩做事認真,有板有眼。有的則馬虎敷衍。長大之後都會有區別。像辦大公司一樣辦小公司怎麼辦呢?譬如,大公司會重視團隊,會打造正規軍。小公司也可以點滴做起,慢慢鋪墊。譬如,大公司重視基礎管理,小公司也可以認真去做。譬如,大公司重視技術創新,小公司一樣可以邊積累邊投入。
總之,大公司正在做的很多事情,對於小公司來說是一種成長潛力,是基礎。公司小的時候,實力不夠,不必要大公司做什麼我們做什麼。但可以量力而行以大公司為榜樣。天真的孩子比比皆是,長大之後有出息的不多。能賺錢的小公司一大群,能長大做強的寥寥無幾。為什麼呢?人小志大則必須從小做起。上個世紀80年代,北京中關村有不計其數的小公司,幾乎家家賺錢。而今天,這些公司裡還有幾家好好活著呢?如今,中國的房地產公司幾乎也家家賺錢,再過十年,還有多少家會活著並長大呢?應該不多。原因是沒有基本功。我們往往容易強調大公司有實力有錢。其實大公司除此之外,它還需要有基本功和人才。這同樣也很重要。
絕大多數小公司都有大公司夢想。絕大多數小公司最終難以夢圓。為什麼?阿里巴巴曾經辭退一名員工。這名員工的年銷售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