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3 / 4)

,是唯一的選擇。 有一個人沒有跑。 他看著四散奔逃的人群,無法控制的混亂,說出了這樣的話: “我是寧前道,必與寧前共存亡!我絕不入關,就算只我一人,也要守在此處(獨臥孤

城),迎戰敵人! ” 寧前道者,文官袁崇煥。 袁崇煥 若夫以一身之言動、進退、生死,關係國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於古未始有之。有

之,則袁督師其人也。 ——梁啟超 關於袁崇煥的籍貫,是有糾紛的。他的祖父是廣東東莞人,後來去了廣西滕縣,這就有

點麻煩,名人就是資源,就要猛搶,東莞說他是東莞人,滕縣說他是藤縣人,爭到今天都沒消停。 但無論是東莞,還是滕縣,當年都不是啥好地方。 明代的進士不少,但廣東和廣西的很少,據統計,70%以上都是江西、福建、浙江人。特別是廣西,明代二百多年,一個狀元都沒出過。 袁崇煥就在廣西讀書,且自幼讀書,因為他家是做生意的,那年頭做生意的沒地位,要想出人頭地,只有讀書。 就智商而言,袁崇煥是不低的,他二十三歲參加廣西省統一考試,中了舉人,當時他很得意,寫了好幾首詩慶祝,以才子自居。 一年後他才知道,自己還差得很遠。 '1519'

袁崇煥去北京考進士了,不久之後,他就回來了。

三年後,他又去了,不久之後,又回來了。 三年後,他又去了,不久之後,又回來了。 以上句式重複四遍,就是袁崇煥同學的考試成績。 從二十三歲,一直考到三十五歲,考了四次,四次落榜。 萬曆四十七年(1619),袁崇煥終於考上了進士,他的運氣很好。 他的運氣確實很好,因為他的名次,是三甲第四十名。 明代的進士錄取名額,大致是一百多人,是按成績高低錄取的,排到三甲第四十名,說

明他差點沒考上。 關於這一點,我曾去國子監的進士題名碑上看過,在袁崇煥的那科石碑上,我找了很久,才在相當靠下的位置(按名次,由上往下排),找到他的名字。 在當時,考成這樣,前途就算是交代了,因為在他之前,但凡建功立業、匡扶社稷,如

徐階、張居正、孫承宗等人,不是一甲榜眼,就是探花,昀次也是個二甲庶吉士。 所謂出將入相,名留史冊,對位於三甲中下層的袁崇煥同志而言,是一個夢想。 當然,如同許多成功人士(參見朱重八、張居正)一樣,袁崇煥小的時候,也有許多徵

兆,預示他將來必定有大出息。比如他放學回家,路過土地廟,當即精神抖擻,開始教育土地公:土地公,為何不去守遼東?! 雖然我很少跟野史較真,但這個野史的胡說八道程度,是相當可以的。

袁崇煥是萬曆十二年(1584)生人,據稱此事發生於他少年時期,往海了算,二十八歲時說了這話,也才萬曆四十年,努爾哈赤先生是萬曆四十六年才跟明朝幹仗的,按此推算,袁崇煥不但深謀遠慮,還可能會預知未來。

話雖如此,但這種事總有人信,總有人講,忽悠個上千年都不成問題。 比如那位著名的預言家查諾丹馬斯,幾百年前說世紀末全體人類都要完蛋,傳了幾百年,相關書籍、預言一大堆,無數人信,搞得政府還公開闢謠。 我曾研習歐洲史,對這位老騙子,倒還算比較瞭解,幾百年後不去管它,當年他曾給法蘭西國王查理二世算命,說:國王您身體真是好,能活到九十歲。 查理二世很高興,後來掛了,時年二十四歲。

'1520' 總之,就當時而言,袁崇煥肯定是個人才(全國能考前一百名,自然是個人才),但相比而言,不算特別顯眼的人才。 接下來的事充分說明了這點,由於太不起眼,吏部分配工作的時候,竟然把這位仁兄給漏了,說是沒有空閒職位,讓他再等一年。 於是袁崇煥在家待業一年,萬曆四十八年(1620),他終於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職務:

福建邵武知縣。 邵武,今天還叫邵武,位於福建西北,在武夷山旁邊,換句話說,是山區。 在這個山區縣城,袁崇煥乾得很起勁,很積極,豐功偉績倒說不上,但他曾經爬上房梁,

幫老百姓救火,作為一個縣太爺,無論如何,這都是不容易的。 至於其他光輝業績,就不得而知了,畢竟是個縣城,要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